荣格性格哲学咖啡厅,书籍寻找
1、书籍寻找
这类哲人咖啡厅全部书目是??

2、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
荣格指出,个人的心理活动有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感官知觉)告诉我们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而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方和向何处去。一般地说,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按照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的组合,荣格描述了性格的八种机能类型。
1)外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倾的,又是偏向于思维的,他们的思想特点是一定要以客观的资料为依据,以外界信息激发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机器是怎样开动的?为什么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变成蒸气?等等。科学家是外向思维型,他们认识客观世界,解释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从而创立理论体系。荣格认为,达尔文和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家在思维外向方面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外倾思维型的人,情感压抑,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表现为冷淡和傲慢等人格特点。
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内倾的,又是偏于思维功能的。他们除了思考外界信息外,还思考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他们对思想观念本身感兴趣,收集外部世界的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属于这种类型。荣格指出,德国哲学家康德是一个标准内倾思维型的人。内倾思维型的人,具有情感压抑,冷漠,沉溺于玄想,固执,刚愎和骄傲等人格特点。
3)外倾情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倾的,又是偏于情感功能的,他们的情感符合于客观的情境和一般价值。荣格指出,外倾情感型的人在"爱情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他们不太考虑对方的性格特点,而考虑对方的身份、年龄和家庭等方面。外倾情感型的人,思维压抑,情感外露,爱好交际、寻求与外界和谐。
3、荣格是什么人?有什么名言啊?
卡尔·古斯塔夫· 荣格 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卡尔·荣格名言 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 荣格 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 ——荣格 适用于一切的生活处方并不存在。--荣格 由于具有思考的能力,人便得以迈出了动物界。 —— 荣格 没经过激情炼狱的人从来就没克服过激情。 ——荣格 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荣格 I+We=Fully I,(我+我们=完整的我)。——荣格 外向直觉型个性适合于当今许多革新领导人物。 ——荣格 生命的意义并不能全然用一个人的经济生活来解释;同样,一本银行帐目也难以满足人类内心深处的愿望。 ——荣格 对于年轻人来说,过分关心自己几乎可以算是一种罪恶,或至少是一种危险。——荣格
4、荣格八种心理类型
荣格八种心理类型
荣格心理类型来源:
荣格关心为什么每一个心理学家、哲学家或研究者坚持和信奉的理论会不同,且产生较大的争辩?
荣格认为每位学者都容易只看到问题中符合自己心理特性的那部分。
比如柏拉图更多关心内在世界和抽象的理论世界,他更多地用直觉而不是感觉来认识世界;而亚里士多德更感兴趣的是外在世界,他的主要认知模式是外倾感觉。
因此,荣格总结了两种人格倾向和四种心理机能,组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看到的八种心理类型。
1.外倾思维型(ET)
这种类型的人按固定的规则生活,客观、冷静,善于思考但固执己见。他们通常压抑天性中感性的一面,因而显得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冷漠无情。如果压抑过分,则会变得专制、自负、迷信,拒绝接受任何批评。
2.外倾情感型(EF)
这种类型的人易动感情,外界的细小变化都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多愁善感,寻求外界的和谱,爱交际。他们的思维受压抑。
3. 外倾感觉型(ES)
这种类型的人追求欢愉、快乐,善于社交,社会适应性强。不断寻求新的感觉经验,不断寻求新的刺激,他们头脑清醒但对事物浅尝辄止,沉溺于各种嗜好。他们的直觉受压抑。
4.外倾直觉型(EI)
这种类型的人做出决策不是根据事实,而是凭主观预感,异想天开,喜怒无常,好改变主意。难以长期坚持一个观点,容易改变。富有创造性,对于自己潜意识的东西了解很多。他们的感觉受压抑。
5.内倾思维型(IT)
这种类型的人喜欢离群索居,沉溺于幻想。实际判断力差,社会适应性差。智力高,但不顾现实实际。他们的情感受压抑。
6.内倾情感型(IF)
这种类型的人安静、多思、敏感。情感藏于内心,沉默寡言,感情冷淡。有时又表现得恬淡宁静、怡然自得,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他们的思维受压抑。
7.内倾感觉型(IS)
这种类型的人沉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之中,对外界世界很淡然。爱好艺术、有被动性、沉着。他们大多表现得较为沉静、随和,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思维和情感大都不够深沉。他们的直觉受压抑。
8. 内倾直觉型(II)
这种类型的人往往是能产生一些新奇观念的梦想家,偏执,喜欢做白日梦。很少被别人理解,但对此并不在乎。生活的砝码是内部的主观体验,而不是外部的客观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