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下,广交会的“生意经”藏何玄机?

cafe2周前默认499

  当美国政府将关税大棒挥向太平洋彼岸时,全球客商正用订单书写着对中国的信心。

  第137届广交会开展首日,境外采购商累计线下参会64530人,同比增长8.9%,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不仅如此,本届广交会出口展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吸引超20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

  置身人头攒动的广交会,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近悦远来”的强劲脉动。对于美国政府发起关税战带来的影响,尽管客商们的感知不尽相同,但他们的态度是一致的:这次来广交会,不仅是来“打卡”,更是来“下单”的。

  全球客商的广交会“生意经”里,藏着对中国市场的深度研判——他们算的是“供应链总账”,看的是“长期合作账”。

  这几天,来自全球的意向订单源源不断:西班牙采购商伊万·利纳雷斯忙着记录电动自行车的参数,作为“老广交”,他几乎每年都到这里下订单、看新品、看工厂;爱尔兰采购商詹姆斯·艾萨克三年前第一次来到广交会便被折服了,三年来,他们产品所用的发电机从“主要采购自英国”逐渐变成了“全部采购自中国”;加拿大采购商亚历山大·科拉罗西则计划找到适合销往加拿大的数控机床,在他看来,现在是和中国进一步加强贸易联系的好机会……全球客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仅没有因为关税战而减弱,反而更加坚定了。

  借广交会这个开放合作平台,全球的采购商和供应商不仅能面对面交流,直接了解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还能货比三家,找到更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而依托中国完善的产业链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采购商们在展会上发现感兴趣的产品后,还能“一站式”到工厂进行实地考察,挖掘更多商机。这种“用脚投票”,折射出全球客商最基本的生意逻辑: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稳定锚”。

  全球客商的广交会“生意经”里,还藏着对“中国智造”的敏锐捕捉——他们眼里不仅有物美价廉的“性价比”,更有技术迭代的“加速度”。

  与往届相比,本届广交会呈现出很多新变化、新亮点。从一期参展企业看,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超5100家,“新三样”、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企业约3700家。从展品看,商用及工业制品领域的低碳新品竞相亮相,服务机器人、VR设备等新消费产品备受关注,展现出中国制造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迈进的强劲势头。

  特别是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吸引大批采购商参观、洽谈,有些展台需要挤进去才看得到展品。举一个小例子,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凭着一款COFE+咖啡机器人,仅仅两天就收获了超千万元的订单。正如该公司创始人韩非子所说,“如果你的技术领先到让产品全世界都需要你,那什么关税都是无惧的。”摩根士丹利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亦显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56%涉及相关业务的公司及45%的集成商来自中国。当全球客商的采购清单中找不到“平替”,高附加值的“中国智造”显然将重塑市场竞争新优势,开辟增长新蓝海。

  国际形势越是动荡,作为中国对外贸易重要窗口的广交会越重要。当全球客商跨越山海而来,在握手洽谈间签下一笔笔订单,这些带着不同口音的“生意经”,汇聚成一个清晰的共识:只有广交世界,才能互利天下。这是广交会最鲜明的特征,也是全球客商最本真的生意逻辑。

  (文丨李妹妍)

相关文章

台北诚品信义店“熄灯”闭店引唏嘘

台北诚品信义店“熄灯”闭店引唏嘘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被誉为“全球最大的中国传统书店”的台北信义区诚品书店12月24日晚10时正式熄灯,引发岛内关注和热议。 据台湾省《工商时报》25日报道,开了18年的诚品信义店租约到期,24日平安...

万里非洲路 不舍离别情

  新华社贵阳1月1日电(记者罗羽、吴思)云遮雾罩、远山苍茫。1日早上,当即将坐上离开榕江的高铁时,29岁的埃塞俄比亚青年亚伯拉罕·德古突生离别愁绪。他没有想到,一场球赛的经历,会让他对这座数千公里...

中药冰淇淋卖到断货!中药跨界食品,真的更健康吗?

中药冰淇淋卖到断货!中药跨界食品,真的更健康吗?

  文/林佩瑶 赵斌   近日,“中药冰淇淋卖到断货”“中药冰淇淋一份卖到38元”等话题登上热搜。   打着养生、健康的宣传口号,“中药奶茶”“中药咖啡”“中药面包”“中药冰淇淋”乃至“中药药膳”...

冰点特稿第1313期:连锁咖啡店里忙碌的他们

冰点特稿第1313期:连锁咖啡店里忙碌的他们

  2020年12月15日,上海两家紧挨着的咖啡馆前,众多年轻人排起了长队买咖啡。视觉中国供图(资料配图)   东京的咖啡馆机器人为客户服务。视觉中国供图(资料配图)   上海的大学路“含咖量...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丨让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更丰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崛起观察

  新华社昆明10月30日电 题:让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更丰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崛起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长山、吉哲鹏、林碧锋   金秋时节,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摆羊河村千亩茨菇基地“丰”景...

一年213亿杯现制茶背后的塑料垃圾增长,报告揭示行业减塑路径

  过去一年,中国消费者共消费了超过213.1亿杯现制茶,相当于平均每秒钟就喝掉676杯。这些茶饮消费的背后,伴随着约43.04万吨塑料垃圾的产生。   9月4日,环保组织太平洋环境资源中心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