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女婿在中国的“浪漫25年”:“都是善意和温暖”

cafe5个月前默认864

  中新网重庆5月30日电 题:法国女婿在中国的“浪漫25年”:“都是善意和温暖”

  作者 张旭

  法国人斯蒂芬(Stephen)如今的生活充满了中国元素:练习气功、逛古镇、赶大集、用流利的普通话与朋友交流。“25年前,我初到中国时,一句中文也不会讲,只能靠翻译沟通。现在,朋友们却叫我‘中国通’。”现年65岁的斯蒂芬近日在重庆江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分享了他与中国的“浪漫相遇”。

  2000年,40岁的斯蒂芬从法国北部一座小城来到南京,任职于一家法资玻璃器皿工厂,负责技术工作。“那时(来南京的)外国人不多,我常感受到周围好奇的目光。”他回忆,来中国前担心语言障碍和孤独,但中国同事的热情让他倍感温暖,因此,他“从未感到孤单”。

  图为斯蒂芬正在锻炼。张旭 摄

  从“没问题”“吃饭了吗”等日常用语学起,斯蒂芬的中文突飞猛进,如今能用普通话流利交流,还略懂南京话、上海话和重庆话。“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我的语言老师。”他说,25年来,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每年仅回乡探亲一个月。他的母亲也曾来这里小住数月,且深深喜爱在中国的生活。

  后来,斯蒂芬转行从事销售,负责一家土耳其玻璃器皿品牌在亚洲的业务,工作中心设在上海。“25年间,我感受到的几乎都是温暖与善意。”他感慨,是中国人的友好与包容,让自己坚定了留在这里的想法。此外,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出行、饮食等的便利程度不断提升,亦是他留下的原因。

  在上海工作期间,斯蒂芬在中国有了家,他与一位重庆江津姑娘相识相爱,并步入婚姻殿堂。

  2023年,斯蒂芬与妻子决定定居江津,追求更轻松的生活节奏。妻子在当地开了一家咖啡厅,他也在这里结识更多朋友,融入重庆的市井生活。“重庆是一座英雄之城,曾在抗战中不屈不挠。重庆人豪爽仗义,我有了许多‘兄弟’。”斯蒂芬说。

  资料图为斯蒂芬(穿花棉袄男子)在重庆江津中山古镇与民众聚餐。张旭 摄

  斯蒂芬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兴趣,曾深入了解儒家、道家思想。他尤其欣赏道家的“无为”理念,学会顺应自然,平静面对生活的挑战。他常练习八段锦,甚至从汉字中体悟“气”的流动。

  闲暇时,斯蒂芬爱在妻子咖啡厅与朋友畅聊,逛古镇,感受生活的“蓬勃之力”。他通过社交媒体与海内外朋友分享这些点滴。他还注意到,越来越多外国人来中国体验,最近,他还陪一位法国歌手考察重庆。“未来,会有更多国际友人,像我一样爱上中国。”斯蒂芬说,他乐意为此贡献一份力量。(完)

相关文章

数据看变迁丨搪瓷杯在海外火了!这个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看变迁丨搪瓷杯在海外火了!这个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搪瓷杯、手电筒……这些老物件您的家里还有吗?新中国成立75年间,有很多物件陪伴着人们的生活,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一起走近这些老物件,感受它们所记录的时代变迁。   搪瓷杯,...

文化观察丨2024年,那些火出圈的文创

文化观察丨2024年,那些火出圈的文创

  6点起床在博物馆门前排长队“抢”冰箱贴、眼巴巴等着“麻辣烫”从毛绒锅里“调味”出锅、手持“通关文牒”盖章打卡解锁隐藏彩蛋……2024年,文创产品以各种姿势爆款频出,屡屡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

【我在中国当大使】尼加拉瓜驻华大使:“欢迎中国朋友来‘打卡’”

【我在中国当大使】尼加拉瓜驻华大使:“欢迎中国朋友来‘打卡’”

尼加拉瓜驻华大使迈克尔·坎贝尔近照。海外网 陆宁远摄   近年来,中国和尼加拉瓜在各领域加强合作,双边关系迅速发展,体现了两国的真挚友谊。尼加拉瓜驻华大使迈克尔·坎贝尔近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走进共富路上的特色村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走进共富路上的特色村

【/h/]3月5日下午,* * * * * *参加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的审议。在了解到江苏苏州永琏村追求共同富裕的新进展后,* * *高兴地说:“你们是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道路的先行者,应...

从啤酒零食到生鲜蔬菜,“1000韩元商品”走俏韩国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张露丹 环球时报记者 任伊然】韩国零售商开始推出一系列价格低廉的小包装产品,定价通常仅为1000韩元(约合5.34元人民币)。据韩国《**日报》20日报道,包括啤酒和零...

为未来做好准备了吗?非洲大学校长寄语中非青年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多位非洲大学校长寄语青年,鼓励中非青年加强合作、分享想法、共享技术,共同应对发展问题。(记者:张曼、雷明宇、赵智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