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减肥咖啡能“躺瘦”?食安专家提醒:小心有禁药
厦门网讯(文/厦门晚报记者高金环通讯员韩松松)“躺瘦”是一些减肥者的终极梦想。各种减肥产品应运而生,减肥巧克力、减肥糖果、减肥胶囊、减肥咖啡……喝咖啡、吃甜食、吃胶囊真的能减肥吗?厦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厦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院长罗河东提醒,在食用减肥产品时,要仔细留意产品是否非法添加了违禁药物。
减肥产品含有违禁药物的类似事件已经发生多起。
3月18日,上海警方发布通报称,浦东警方成功侦破一起以西布曲明为禁用成分生产销售减肥食品案,抓获生产者曾某某、销售人员周某某、郭某某等32名犯罪嫌疑人。通告中的“郭某某”就是被抓入狱五年的郭美美。她在直播间和微信里卖这种减肥食品。
减肥产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绝非个案。今年2月,有媒体报道,广东一名3岁儿童误食家中大人食用的“减肥巧克力”后,出现失眠、手抖等症状。医生发现这种巧克力中添加了“西布曲明”。
去年,许多在减肥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的案件被披露和调查。果蔬纤维营养片、内服溶脂丸、瘦身魔咖(咖啡)、瘦身S酶、纤体SO糖等相应产品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西布曲明的严重副作用会导致死亡。
西布曲明其实是一种处方药,是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本来是用来治疗肥胖的,但是副作用很大。
罗河东说,有些人在食用含有西布曲明的药物或食物后,会出现失眠、口干、头痛、便秘、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
早在2010年,前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要求中国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
除了西布曲明,还有很多药物会被不法商家混入减肥产品中。如食欲抑制剂,抑制大脑的食欲中枢,减少热量摄入;利尿剂和泻药快速排出体内水分,造成体重减轻的“假象”;能量消耗剂刺激新陈代谢,减少体内脂肪堆积。罗河东说,这些药物虽然有减肥效果,但也有明显的副作用。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后如有不适应立即就医。
人们在购买和服用减肥产品时,一定不能盲目,不能只“瘦”不“长寿”。
尽管相关部门一直保持高压监管态势,但仍有一些不法商家看中西布曲明等违禁药物成分“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利用“糖果”、“巧克力”、“咖啡”等概念作为产品外衣,生产销售违禁产品;利用各种直播平台、微信朋友圈、电商平台、搜索引擎广告等渠道推销,甚至将这些非法产品伪装成“德日韩”进口减肥药。
国家禁止宣传保健食品具有药用功能,保健食品应当有保健食品标识和批准文号。消费者应注意识别披着保健食品外衣的假药,应通过正规渠道并在专业指导下购买减肥产品;如果服用减肥产品后感觉不适,及时就医。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相关产品进行送检。
罗河东提醒,吃动态平衡才是真正的减肥妙招。建议“管住嘴,迈开腿”,少吃高能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增加适当的体力活动;正规减肥药要在医生指导下定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