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费者为核心 跨国公司更理解中国“口味”
【/h/]许多中国人的“第一口”咖啡品牌都在研究如何让自己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3月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耐德与中国的消费者谈起了这个故事。
【/h/]施耐德介绍,自1987年起,雀巢在中国开启速溶咖啡业务;如今,中国是雀巢全球第二大市场。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变化,“老朋友”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h/]围绕“新消费与内需潜力的释放”这一话题,施耐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国市场的复苏令人振奋,雀巢在上海设立咖啡研发中心是因为“本地开发的产品应该符合本地口味”。两年前,雀巢还通过重组成立了大中华区,“这样雀巢在中国的领导层就可以直接反馈中国消费者的声音”。
【/h/]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穆弘赞同这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他表示企业应该深入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和消费者需求。他称2024年是“特殊的一年”,不仅因为欧莱雅进入中国已有26年,更重要的是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
【/h/]叶穆弘表示,中国是欧莱雅的第二大市场,也是全球第二大美妆市场。为了“更好地倾听中国消费者的声音”,欧莱雅在上海建立了一个拥有400多名研究人员的产品研发中心。
【/h/]研讨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华源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上海人均GDP已达2.7万美元,居民消费观念不断升级,消费方式不断拓展。新型消费已成为释放内需潜力、推动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上海,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商旅文创展”加速融合发展,数字化应用进一步深化,消费国际化、品牌化趋势明显,推出首店引领新消费热潮。与此同时,上海新型消费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趋势。
【/h/]华源表示,上海将进一步丰富消费供给、拓展消费内涵、鼓励消费创新、改善消费环境,打造消费新品牌聚集地、模式创新策源地、消费趋势风向标,加快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h/]他介绍,近日,上海出台了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的实施方案,围绕11个服务消费大类推出52条措施,构建高质量服务消费体系。
【/h/]在25日下午的座谈会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他参加了多次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他回忆说,多年前举办论坛时,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数量很少;“今天,有这么多的民营企业家,这表明中国的民营企业取得了进步,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中国制造’已经走到世界前列。”
【/h/]他说,目前,“中国有你能看到和想要的一切,这些东西仍然是饱和的、内卷的,而且价格仍然很低”。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把新消费和新质量生产力作为发展方向。
【/h/]“传统企业要跟上,向科技化、新消费需求和数字化方向转变,创新并与国际企业合作。”刘永好说,“在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同时,才能获得发展。”
【/h/]中青报王忠清记者秦贞子马玉萍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