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场景

cafe11个月前默认466

对于同济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李来说,真正领略到人文的魅力,是从宿舍的一次分享会开始的。

“楼里的导师们讨论的东西,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也没有想过,这些收获都是意外的惊喜。”李想激动地描述她在这个班的经历。对于这个20岁的理工科女生来说,这不仅丰富了她的课余生活,也让她有机会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认识很多不同专业的朋友。

李要参加的是同济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团的一个活动。2023年底,同济大学在原有社团空的基础上,在三个校区建立了三个一体化的“一站式”学生社团协同教育中心,以宿舍楼功能室为载体,结合空的特点和学生群体的学科特点,在社团空中引入“特色+”的理念。这些社团定期举办“心理体验站”、“学业指导站”、“职业咨询”、“学生社团共创工场”等校园活动,充分结合学生成长学习需求,为学生定制“社团文化菜单”。

李想说:“社区为年轻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交流思想的平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用自己的故事解决自己的问题”

今年1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淮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构建全面系统的以德育人生态体系,做好组织机制创新、社会实践育人、“一站式”学生社团等工作。

“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进行三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同济大学副书记彭认为,“一站式”学生社团是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痛点”的重点领域,是空之间的载体。是集价值引导、道德教育、文化传播、心理支持、能力提升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平台。通过党建指导、队伍入队、学生参与、条件保障等建设,为时代新人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高校大规模建设校园,高校广大教职工形成了集中授课,师生交流频率降低,师生关系变得松散,对传统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不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同济大学研究与产业学部部长徐秀峰在多次走访社区工作中发现,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不再有固定的教室,部分师生依靠社交软件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社团中的行为和表现往往能更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徐秀峰举例说,有些大学生离开家乡去陌生的城市读书。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建立新的社会网络,同时还要应对学业压力和未来职业规划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课堂上可能表现正常,但他们面临的情绪,如困惑、迷茫和焦虑,在传统课堂上很难找到。”

【/h/]如何适应新时代年轻人的特点,打造更加精准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去年9月,同济大学原创系列情景喜剧《嘿!室友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上演。该剧以大学宿舍关系为主线,探讨了性格差异、生活习惯差异、学业压力等宿舍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完整呈现了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像其他大型剧,嗨,室友!在相对狭小的表演环境中,每一位观众都可以近距离观察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和表情,仿佛身处宿舍,分享与四个女孩一起成长过程中的痛苦与甜蜜、迷茫与勇气、胆怯与任性。

舞台上有性格古怪喜欢指挥别人行动的黄澄澄,有古色古香的少女丁可希,有在永远听别人安排的胡倩倩,有阳光开朗的牛。台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刚进大学的新生,看到他们对校园生活的期待和焦虑;面临人生选择的高三学生开始思考自己未来职业道路的选择;已经毕业的学长们看到了他们的迷茫和挣扎,感受到了成长的酸甜苦辣。

“这是一个大多数同学都能(产生)共鸣的话题。我们希望通过戏剧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阴影,从而引发思考和讨论。”作为情景喜剧的指导老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魏亮发现,传统的大型舞台剧有其局限性,尽管它具有感染力。而学生社区空可以通过多点布局实现多功能性,如小型活动、讲座、自学、讨论等,有利于沉浸式戏剧的实现。

为了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济大学建立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社区治疗性表演艺术工作室”,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魏亮是工作室的负责人。在她看来,这种方式让学生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体验不同的情感和故事,找到共鸣和安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角色的体验来反思自己的问题和困惑,还可以借此机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用自己的故事解决自己的问题。”

据了解,社区文化工作室是同济大学导师工作站建设的一次创新。2019年以来,学校一直在探索将专家、领导、思想政治力量下沉到学生群体中,为学生配备学科、课堂、教师、同行等资源,因材施教,精耕细作。在五年时间里,它开展了1100多项活动,覆盖了近3万名学生。

“为学生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

在同济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团协同教育中心,有一个特殊的团队——“学生社团经理”。主要负责一体化协同教育中心公共空室的运营管理,社区文化氛围的营造,社区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李佳妮作为“学生社团经理”团队的负责人,曾经带领团队成员在学生社团举办手工剪纸、咖啡渣回收、旧书回收等活动。其中,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图书漂流活动,这是团队获得好评最多、跑的时间最长的项目之一。学生可以通过捐赠的方式将旧书换成新书,既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在成为社区经理之前,李佳妮从来没有想到他能影响这么多的同龄人。虽然平时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她还是乐在其中。“每一次活动,每一本书的送达,都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份工作不仅锻炼了一个人的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学生不仅是社区工作的委托人,也是社区工作的主体。”在徐秀峰看来,这些学生管理员在学生群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也是社区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者。学生通过自我运营、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展现了青年学生自我管理的新模式。

【/h/]类似于“学生社团经理”,同济大学在宿舍楼的社团里建设了学生辅导员队伍。从1998年开始,同济大学开始选拔党员,优秀研究生,住进宿舍,负责思想政治指导,学生党建和学习生活。经过26年的发展,这支学生社团辅导员队伍已经从最初的不到20人发展到近100人,其中包括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

“大家既是学生的学长学姐,也是校园里的‘老师’,协调解决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甚至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陈愉是学生社团辅导员的负责人,扮演着“学生”和“老师”的双重角色。

陈愉举例说,每学年开学时,她和其他社区辅导员会给所有学生发放联系卡和问题反馈卡,还会在社区公共区域显眼的地方设立问题反馈箱,定期处理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此外,他们还发挥社区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学生社区的微党课、经典诵读会、同伴成长分享会等形式,将党建引领工作融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

在彭看来,学生社团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辅导员可以在学生社团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等活动,正在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有力补充。

教育部的一份数据显示,经过全面建设,2700多所高校通过设立独立* *、总党支部、党支部或职能*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立了3.8万个党组织,实现了90%的社区党组织全覆盖。

近年来,同济大学在学生社区推行专职辅导员“三进三进”工作法,即“岗位责任、思想引导、成长帮扶”,做到“学生有知识”、“学生有特色”、“学生有贴心成长”,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渗透式的社区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微观体系。通过建立学生党员先锋队和学生党员服务岗,建立了学生党支部参与社区服务的长效机制,在多个校区开展了“解惑杂货铺”、“数学博览会”、“收大师”、“简历咨询”、“社区开麦”等多种社区活动。

彭说:“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他们都在社团中做出成绩和贡献,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社团明确定位,也解决了如何建设学生社团的基本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

中青报王忠清见习记者徐子崴记者许歌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学习原声|“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学习原声|“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2025年全国两会闭幕不到一周,******即赴贵州和云南考察调研。   在***心中,“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这是2025年3月18日拍摄的贵州省黎平县肇...

高原晒出拉萨青年的新故事

高原晒出拉萨青年的新故事

《日光之城》剧照。出品方供图   有一天,已经在拉萨采风数月的于小千走在八廓街头,身后有人用藏语跟他打招呼。那一刻,他知道,这剧“到位”了。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日光之城》,讲述了在拉萨的6个年...

对华贸易战持续造成伤害,农产品出口萎缩让美国农民紧张

对华贸易战持续造成伤害,农产品出口萎缩让美国农民紧张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 环球时报记者 马梦阳】“美国农业出口额2023年比进口额少200亿美元,十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美国《农业周刊》近日报道称,美国农业部预测,在下一个财政年度,逆差还会...

文化中国行 | 悠悠平江路 文脉贯古今

文化中国行 | 悠悠平江路 文脉贯古今

“黄鹂巷子里的黄鹂要说话,黑喜鹊的河头上的冰要卖。绿波,东,西,北,南水域,和洪兰390大桥。鸳鸯振翅,杨柳过千。我想问一下,春风是不是迟早会来,只是从前一天到现在。”唐朝鲍莉元年(公元825年),白...

单位团建时受伤,到底算不算工伤?

  2023年4月,无锡李某所在的公司组织了员工团建活动,李某在围着篝火转圈时滑倒致左肱骨大结节骨折。公司向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被驳回,人社局认为:李某不属于因工外出受伤。在之后的行政诉讼当中...

绿色消费成年轻人“心头好”(大数据观察·青年消费新趋势)

绿色消费成年轻人“心头好”(大数据观察·青年消费新趋势)

     图①:广东广州,观众在车展上与新能源车合影。   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   图②:江苏南京,顾客在闲鱼循环商店内选购商品。   杨素平摄(影像中国)   数据来源:《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