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聚”机制 构建服务阵地 团合肥市委:做青年友 聚青年力

cafe9个月前默认414

  “之前看新闻,看到很多县区都有青年夜校,没想到我们这也有了,还是咱们企业职工专属的,企业团组织总能把活动办到咱们年轻人的心坎儿上!”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一家重点企业的厂区活动室里,一名技术岗位的青年参加青年夜校活动后说。

  有“安徽工业第一区”之称的合肥经开区,辖区企业众多,其中大多数为非公企业。在青年聚集的非公经济领域,发挥团组织联系服务青年的组织优势,是合肥经开区团工委努力的方向。合肥经开区团工委负责人介绍,为破解业务与团建“两张皮”的现象,该区非公企业团组织将青年员工需求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打造非公企业青年夜校,端出一道道青年喜爱的团建工作“特色菜”。

  针对“两企三新”青年群体数量庞大、分布广泛、流动性强、思维多元等特征,团合肥**结合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以青年夜校为抓手,实施“两企三新”团组织建设“三聚”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对“两企三新”青年的服务、凝聚、引领,让他们与城市实现双向奔赴。

  聚焦组织建设,扩大“朋友圈”

  “青年夜校给我们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新平台。”朱琳是一家企业的团委书记,其所在企业有近万名员工,其中35岁以下员工约90%。“厂区远离市区,大家下班后的娱乐方式少而单一,如果把青年夜校办到厂区,应该会受欢迎。”朱琳说,得到企业领导和经开区团工委支持后,她便带领企业团支部开始设计课程、找场地、敲定师资。

  在该区,近3个月来,针对非公企业的青年夜校已举办6期,350余人次参与,“抢课拼手速,一发布就秒抢完”成为常态。课后反馈中,99%的人表示满意,96%的人表示愿意续课。后期,该区计划进行“小班制”教学,让青年夜校更有针对性。

  为扩大团的组织工作覆盖面,团合肥**结合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特点,以“企业团组织+行业团工委”的形式,成立邮政快递行业团工委、电子商务行业团工委,围绕青年喜爱的读书、健身等,开展青年夜校,切实凝聚起兴趣相投、互助提升的新兴青年组织,加入新兴青年群体“朋友圈”。

  目前,合肥市各级团组织将新兴青年群体较集中的企业、开发区、商圈楼宇、众创空间、产业园区、人才公寓等青年之家作为定点校区,通过区域化团建等工作机制,将艺术馆、咖啡馆、运动场馆等作为流动校区,为新兴青年群体提供学习、交流等空间和条件,使之成为青年想得起、愿意来、找得到、留得住的阵地。

  目前,合肥青年夜校已开设11个校区,涵盖文化艺术、生活、体育、科技等领域的上百门课程,吸引了上万人次线下参加学习。

  聚焦青年需求,构建“服务圈”

  青年夜校一改传统的课程安排,聚焦青年所需,主打“青年想学什么,夜校就教什么”,开课前以线上问卷调查、线下随机采访的形式梳理青年的诉求。

  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辖区内楼宇和商圈众多,该街道依托楼宇党建“红帆港”品牌,打造青年夜校。职场美妆课、小儿推拿健康课、非遗簪花课……半年来,该街道为辖区400余家非公企业员工和大量新就业群体,构筑了集兴趣培养、理论宣讲、文化交流、才艺展示、婚恋交友等为一体的“精神桃花源”。

  “夜校以新姿态进入年轻人的夜生活,年轻人感兴趣就来,课程时间也很自由。”常青街道夜校活动组织者周经纬说。

  针对部分待业青年、孕妇宝妈、务工农民等群体,合肥包河区打造“青禾”青年夜校提供“定向点单”技能培训。比如,为待业青年开展“就业大讲堂”“职业技能培训”;为孕妇宝妈开展“乘风破浪的妈妈”赋能计划、“创享家”宝妈提升计划;为务工农民开展“民工计划”“惠民技能讲堂”等,让务工农民练就“硬手艺”。

  2023年11月以来,合肥包河区开设青年夜校公开课50余门,吸引超5000人次报名体验,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29岁。团包河区委还发掘在夜校中成长的优秀青年,引荐至辖区90多家对口企业就职任职。

  聚焦功能延展,构建“成长圈”

  团合肥**统筹多方资源持续推进团属社会化阵地建设,充分延展“青年之家”“青年驿站”等团属阵地社交属性,以“青年夜校+”诠释城市友好、青年有为。

  连日来,合肥市瑶海区摸排青年发展需求,整合青联委员、青马学员、青年志愿者资源,在青年聚集地开办青年夜校。其中,在瑶海青年创意田园内,团瑶海区委结合园区内研学和文旅资源,发起青年主理人计划,打造咖啡研磨、植物印染、陶艺工坊等夜校课程,并配合开展夜跑、宠物节、帐篷节等活动,推动青年“破圈”交流。

  “‘吃夜宵不如上夜校’是当下青年对生活的姿态的反应,通过学习植物印染的课程,自己感受到了工作以外的松弛感。”00后周思说。

  在瑶海区网红打卡点——长江180艺术街区内,每当夜幕降临,街舞、攀岩、篮球、书店、网红餐饮等商业模块内格外热闹,团瑶海区委开设街舞、攀岩、篮球等夜校课程。“在为街区引流的同时,也推动了新兴领域团组织建设工作,今年4月30日,我们在艺术街区揭牌新建新兴领域团组织4家。”团瑶海区委负责人说。

  如今,青年夜校也成为青年融入城市生活的一扇窗。

  在包河区常青街道辖区一处由废弃咖啡馆改建的青年夜校,礼仪培训师程伟涵在为学生讲解礼仪知识,助力青年提升职场技能。程伟涵因一节咖啡课与夜校结缘,“我从夜校里学到东西了,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我也可以回馈社会一点点东西。”通过调研,她为青年学生“量身定做”了实用的职业礼仪课程,深受大家喜爱。

  与此同时,团委通过统筹整合公共场所资源,积极引入专业的社会力量,探索青年夜校+“理论”“文化”“才艺”“社交”“技能”“就业”等模式,持续为新兴青年群体充电赋能。

  在合肥庐阳区青年夜校,庐剧演员牛静手把手指导戏曲爱好者领略传统文化;在蜀山,青年夜校与青年交友相结合,为单身青年创造展示自我、结交朋友的机会和平台;在新站高新区磨店社区,星光青年夜校提供茶艺和西点教学,丰富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业余生活;在巢湖青年夜校暨“青社学堂”,吉他入门、消防知识和中国舞3门课程深受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喜爱……通过青年夜校等品牌抓手,推动“两企三新”领域团建,进而凝聚和吸引更多年轻人,逐渐成为常态。

  团合肥**副书记洪欣表示,在“两企三新”领域深化青年夜校品牌建设,旨在进一步增强青年在合肥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城市、参与城市发展。“下一步,合肥各级团组织将持续找准青年需求的结合点和共振点,做青年友、聚青年力、集青年智,将青年夜校打造成联系、服务青年的前沿阵地,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引领青年与城市共成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天津:百年商脉长出“新意”

天津:百年商脉长出“新意”

  在天津市的腹心、向海而流的海河西岸,天津古文化街已延续600余年。这里不仅是“津门故里”,更是百年商脉传承地。如今,不少消费新元素为老街区添加了“新意”。   每逢元宵节,古文化街人潮涌动,“老...

拆围墙向公众开放 挖掘社会绿色资源 上海开放80多处单位附属绿地

  本报上海12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记者今天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2023年上海全市16个区共完成附属绿地开放59处,超额完成年初建设目标,其中改造成口袋公园13个、开放附属绿...

巴西今年2月咖啡出口量同比增加近五成

  当地时间11日,巴西咖啡出口商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巴西出口咖啡达到36.26万袋(每袋60公斤),同比增加48.9%。   今年2月份,巴西咖啡出口创汇金额同比增长也达到47.2...

清明时节 踏青赏春正当时

清明时节 踏青赏春正当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清明假期,人们外出踏青赏花、体验民俗,感受春日好时光。   清明时节,春和景明。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里繁花似锦,人们徜徉其间,赏花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这里还举办了民俗...

亲诚惠容 镶钻成冠——记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9月24日至28日,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围绕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增长,凝聚了合作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   走过20年发展历...

雪是冷的,山是热的:长白山“冰雪走廊”火起来

雪是冷的,山是热的:长白山“冰雪走廊”火起来

  半月谈记者 褚晓亮 孙逸轩   站上二道白河小镇的一处高台,远处的连绵山峰铺陈开一片向中心聚拢的洁白,这便是长白山,一片全年平均降雪天数180天,积雪天数达250余天的北国崇山。   雪是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