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好身手好帮手

cafe1年前默认269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作为机器人产业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研讨最深的行业盛会,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25日在北京闭幕。自2015年首届举办以来,世界机器人大会已迈入第十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在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和技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时,它也见证了我国机器人产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今年的大会都有哪些新产品、新应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呢?

  走进本届机器人大会的展览大厅,记者仿佛踏入了未来世界,在这里,观众可以看机器人大展身手,也可以和机器人来一场亲密互动。169家企业展出了600多件创新产品,60多款首发新品。其中,人形机器人毫无意外地成为了绝对主角。

  人形机器人可以说是近些年机器人领域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今年的大会一共带来了27款人形机器人的整机,创历年之最。它们有的能跑、能跳,有的可以执行非常精密的操作,有的甚至还能表演才艺。

  大会最显眼的入口处,集中展示了一批最像人的机器人,它们不但有类似人类的皮肤、五官、表情和动作,还可以和观众实时对话。

  整个交互过程中,虽然这位仿生机器人的表演动作还有些机械,但丰富的知识储备能让它和人类对答如流。

  告别“苏东坡”,记者被一阵阵欢呼声所吸引,原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机器人足球赛。在足球比赛的隔壁,一场精彩的才艺正在上演,机器人正在表演“科目三”。

  记者在现场发现,今年参展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相比往届大会更有“人样”,它们已经能在很多商业场景中大展拳脚。

  在一家“咖啡馆”,记者看到两个“服务员”正在这里忙碌着,它们一个负责在前台收银,一个负责在后厨制作。记者点了一杯卡布奇诺,几分钟后,一杯香浓的咖啡就被递到了记者面前。喝完咖啡,记者接着和两个“服务员”的同伴进行了一场射箭比赛,没想到的是机器人把把都打出了八环,轻轻松松就打败了记者。

  十年前,人形机器人还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现在已经发展到拥有聪慧的“大脑”、敏捷的“小脑”和灵活的“肢体”。十年来,世界机器人大会深刻引领机器人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得到了深度融合。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井喷前夜”,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颠覆产品。记者在大会现场也了解到,不少参展商的机器人产品即将实现量产。

  相比于单款人形机器人,一些厂商首次展出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车辆质检、分拣物料、搬运货物等任务对这些机器人来讲都不在话下。

  目前,我国相关产业布局正在提速。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给出了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时间表;2023年11月,国内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北京成立;今年5月,我国首个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上海浦东揭牌;今年4月,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指出,2029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今年大家都把机器人拿出来展示,这是在商业上和技术上大面积尝试。应该在明年、后年会出现很多尝试过的结果,有的东西可能会留下,有一些东西会迭代发展,这样会产生很多新的应用。人形机器人作为创新产品,不仅仅是替代现有的人,能够在很多新的领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产生新的应用。”

  本届机器人大会,还集中展示了12款核心零部件新品。一字马、坐位体前屈,一个身高1米6、体重仅43公斤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高难度动作,还能负重145公斤深蹲。如此的刚柔并济,源于自主研发的全球功率密度最大的机器人专用关节,功率密度是传统关节的近2.5倍;而这个由初创团队自主研发的灵巧手,则在极小的指尖上,集合了数百个触觉感知单元,能够让机器人感知到压力、摩擦力、温度、材质等。从核心关节的突破,到一个灵巧手触觉单元的创新,我国机器人软硬一体化加速升级,产业链和生态逐步完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

  十年间,世界机器人大会积极推动了机器人产业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大幅提升,机器人已由工业领域全面渗透到农业、医疗、康复、家政、教育和安全应急等多个领域,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丰富。会写毛笔字的,能画人像的,会摘苹果的,能打乒乓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在多个领域参与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和往届相比,本届机器人大会首次设立了前沿创新展区,邀请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展示一批实验研发阶段的前沿创新成果。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展位前,一台六足导盲机器人吸引了很多观众的注意,记者也体验了一把。

  大会现场一万多步走下来,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机器人正在涌入人们的真实生活,并朝着未来奔去。

  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十年前,我还在国外,第一次大家说要做世界机器人大会,当时我还想能行吗,我们要成为一个中心。现在,今天的感觉就是中心了,无论从国外专家的反应,从科技人员、技术的蓬勃发展,从技术的成果,从老百姓的关注度,我觉得都已经成为中心。”

  数据显示,十年来,参加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全球科研机构专家、企业家人数正在逐年提升,累计已吸引100多万人次参会;支持大会的国际机构从首届的12家增加到今年的26家。如今,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引领盛会”“产业推动盛会”“组织凝聚盛会”和“国际合作盛会”。

  虽然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布局如火如荼,但谈到从样机到应用落地,业内人士表示,这中间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要走。

  乔红:“我们国家在零部件、材料部分还要进一步发展,如何把我们的控制、人工智能或者甚至大模型可以放到机器人当中,使得我们在这个方面不会落后,是一个特别关键的部分。期望国家能够在未来技术里面做一些储备,比如说,新材料、类脑技术。”

  “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这是今年大会的主题。机器人新产品越来越多,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正在赋能千行百业,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点亮了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成果丰硕。但是,机器人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不断加强机器人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机器人+”应用体系,才能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相关文章

城市更新如何因地制宜?这两个地方“做对了、做好了”

城市更新如何因地制宜?这两个地方“做对了、做好了”

  上个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8项主要任务,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指引。落地实施,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如何在城市更新中焕发出新活力?城市生态系统修复,又...

数字之光闪耀有福之州

【/h/]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拉开帷幕。本次峰会围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型优质生产力”主题,是国家数据工作体系优化调整后举办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h/]数字中国建设...

“台湾娘子”张平宜的凉山情缘

“台湾娘子”张平宜的凉山情缘

  中新社成都3月30日电 题:“台湾娘子”张平宜的凉山情缘   中新社记者 王鹏   “凉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也想改变凉山孩子们的人生。”近日,在成都市一家烘焙店里,来自台湾的张平宜讲述着自己...

又有4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落沪,“新四件”有何魅力?

  3月21日,上海举行第40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第二批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颁证仪式,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家外资研发中心和10家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获颁证书。   上海市商务委表示...

美媒:受关税政策影响,美国电商平台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29%

  据美国CNBC网站25日报道,由于进口成本升高,亚马逊商家正在提高多种商品的价格,从纸尿布、冰箱贴到项链等畅销产品。美国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SmartScout追踪了自4月9日以来亚马逊平台上涨价...

年轻人的新消费

年轻人的新消费

  这个冬天,“一米长糖葫芦成情侣秀恩爱顶流”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话题。   10月11日,重庆洪崖洞,一名女生在拍摄特色旅行照片。在这里,旅拍摄影师随处可见,在旅行中拍摄写真成为年轻人青睐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