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贸易战持续造成伤害,农产品出口萎缩让美国农民紧张

cafe1年前默认372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 环球时报记者 马梦阳】“美国农业出口额2023年比进口额少200亿美元,十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美国《农业周刊》近日报道称,美国农业部预测,在下一个财政年度,逆差还会进一步扩大。传统上的“顺差农业”发生惊人逆转,这让美国农业部门感到紧张。除了进口增加、基本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不少美国农民抱怨政治因素正在让他们承受更多损伤。报道说,这一“惊人逆转”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华展开贸易战,并持续伤害美国农民。

  “惊人逆转”背后的原因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在过去5年中,美国农产品出口从2019年的1410亿美元一度攀升至2022年的近1960亿美元。而2023年,美国农产品出口下滑至1430亿美元,进口达到163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预测,在下一个财政年度,预计出口总额将达到1695亿美元,进口总额将达到2000亿美元,赤字在305亿美元左右。

  “事情肯定比乍一眼看到的要复杂得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首席农业谈判代表道格·麦卡利普表示。对于2023年农产品进口超过出口的原因,经济学家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包括进口增加、美元走强和基本供求关系变化等。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国际贸易的教授比尔·雷德利说,赤字的最大原因是美国人正在购买更多的进口农产品,比如墨西哥的牛油果、巴西的咖啡。

  美国农业信贷银行CoBank经济学家埃姆克则认为,农产品贸易逆差或许与强势美元关系更大。埃姆克说,“美元走强给了我们更大的购买力,因此我们有能力进口更多的产品。”

  《农业周刊》认为,早些时候的新冠疫情可能是出口萎缩的部分原因,但贸易战对美国农业出口造成了持久的损害。除了使美国农民遭受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外,贸易战还改变了大豆和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结构。

  “警钟正在敲响”

  “对一些美国农民来说,2023年的巨大逆差表明贸易受到了打击,其他国家可能不再与美国进行贸易。”美国内布拉斯加公共媒体网站称,美国农民正在等着看会发生什么。在伊利诺伊州西南部拥有大约1400英亩土地的第四代种植户克里斯·奥滕说,农民们希望看到赤字转为盈余。然而,当前很多政治因素让他感到沮丧。比如,2019年,由于美方宣称拟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相关企业随后宣布暂停采购美国农产品。再比如,墨西哥政府从2024年起明确禁止从美国进口转基因谷物。这些政治因素让农民付出代价,一种补救办法是为美国农产品开拓更多销售渠道。“我们的食物来源不应该成为一场政治游戏。”奥滕说。

  “警钟正在敲响。”美国乳业巨头蓝多湖乳业集团成员蒂娜·梅表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贝丝·福特日前还敦促白宫帮助美国农产品对外出口。她提出了得到数十个农业贸易组织支持的四个重振出口的建议,其中包括加强联邦合作,鼓励美国生产肥料等农产品相关产品;制定农业贸易议程,扩大产品推广,同时消除关税和贸易壁垒;执行现有的贸易协定并改进解决争端的程序;领导国际可持续发展。美国总统出口委员会也已经一致通过上述四项建议。

  跟中国贸易关系闹僵,“损失会很大”

  在美国出口下降的同时,巴西的出口量继续创下历史新高。彭博社此前曾在报道中称,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在国际玉米市场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截至2023年8月31日,美国将全球最大玉米出口国桂冠让给了巴西,而且这一趋势可能永远无法逆转。

  据路透社报道,巴西在大豆和玉米大丰收后,一直在抢占美国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2023年前9个月,中国进口的巴西大豆同比增长了18%,而美国只增长了8%。中国正在多元化其主要农产品的进口渠道,比如中国已先后打通了巴西和南非玉米的进口渠道,而美国玉米在中国进口中的比重正在迅速下降。

  除了玉米之外,美国内布拉斯加公共媒体网站报道说,在大豆、棉花方面,巴西与美国的竞争也很激烈。此外,俄罗斯是另一个在2023年实现创纪录收成的国家,该国农产品出口充足且价格低廉。

  一位业内研究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是非常重要的粮食进口国,美国是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像美国艾奥瓦州等农业州以及农业利益集团都与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省份有较大合作诉求。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跟中国的贸易关系闹得很僵的话,损失会很大。

  “中美间农产品贸易还是继续支撑中美经贸关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12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去年11月,美国派出7年来最大农业代表团访华。2024年1月18日,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华盛顿与美国农业部部长维尔萨克共同主持召开中美农业联委会第七次会议,重启中美农业合作机制。

  余翔进一步表示,近两年,拉美、非洲的一些农产品出口大国,跟美国形成一定竞争,但是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整体来说,中美间农业合作还是基础性的合作领域,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相关文章

升级“花样”、补强“花链”、拓展“花边” “花经济”在春日中盛开

升级“花样”、补强“花链”、拓展“花边” “花经济”在春日中盛开

  央视网消息:在重庆沙坪坝的红岭溪谷,今年当地首次打造了花海灯会。总共100多万株不同品种的郁金香盛放在漫山遍野,加上花丛中的绚丽彩灯,形成了独特的春夜赏花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     现场看到...

一批“新、奇、特”展品亮相 AI为消博会带来满满科技感

一批“新、奇、特”展品亮相 AI为消博会带来满满科技感

4月1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进入第三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生活消费服务的新场景应运而生。在今年的消费博览会上,多款与AI相关的产品亮相,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AI应用为珠宝设计...

“空心村”焕新颜释放新活力 政企合作推动乡村蝶变“共富村”

“空心村”焕新颜释放新活力 政企合作推动乡村蝶变“共富村”

  央视网消息: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云南、投资云南,对云南发展投下了“信任票”。近3年,云南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3.3%,撑起了全省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其中,云南近两年...

“黑科技”+“硬实力” 第二艘国产大邮轮“科技范儿”十足

“黑科技”+“硬实力” 第二艘国产大邮轮“科技范儿”十足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中国船舶集团获悉,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1月15日完成全船主船体贯通,标志着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进入快速建造阶段。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命名“爱达·花城”号,计划2026年交付。  ...

农耕、野趣、民俗、古建 农文旅融出全新“乡土中国”

农耕、野趣、民俗、古建 农文旅融出全新“乡土中国”

  饱览山间秋色,体验田园农事,追寻古建彩绘,欣赏民族风情,品尝特色美食……今年的国庆七天长假已进入尾声,这个假期各地纷纷亮出看家本领热情待客,让广大游客在乡村旅游中尽享多彩假日,也充分展现着当今乡...

夜经济营造温暖氛围

  市集、庭院、海景……太平角一路21号成为青岛市市南区时下深受游客欢迎的冬日时尚消费集合地之一。   木质楼梯随脚步轻微吱吱作响,复古优雅的庭院沉凝着搅不动的时光,傍晚的金色沙滩和大片礁石让人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