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区里潮流新|这条古文化街浓缩了津派文化的万千气象

cafe10个月前默认245

  央视网消息(记者 弟辰晨 陈诗文):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咱夸一夸津门故里都有啥。

  尝一尝十八街麻花、果仁张,看一看官银号、泥人张,再听一听街边的相声和快板。

  天津古文化街人流如潮

  11月17日,“老街区里潮流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媒体团成员来到天津古文化街,沉浸式感受古文化街上浓浓的“津味儿”。市井的烟火气在这里同样浓郁,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欢笑声、游客的交谈声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生活交响曲。空气中弥漫的各种小吃的香味是独有的天津记忆,人们在品尝中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

  漫步在这条历史与现代交织的街道上,错落有致的店铺一一映入眼帘,它们的装潢或古色古香,或现代时尚,都有其独特的韵味。街面上,古玩店、字画斋、传统手工艺品店与时尚咖啡馆、创意工作室比邻而居。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津门老品牌也焕发新生。

  天津古文化街街景

  “捏活人间百态”的泥人张是中国泥塑领域的代表之一,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泥人张彩塑用料讲究,用色简雅明快,泥人作品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

  “孔子抚琴”“木兰从军”“吹糖艺人”“关公”……在天津古文化街的泥人张世家,游客们围在展柜前,欣赏着这些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泥塑艺术品,连连发出赞叹。

  “我们自己非常热爱关注的一件事儿,它可以影响我们的一生,甚至影响到我们的家族。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老先生就是最大的印证。这是第二代传人张玉亭先生,第三代的张景祜先生,第四代的张铭先生,第五代的张乃英先生,第六代的张宇先生。泥人张至今已经传承198年。”泥人张美术馆副馆长李丹在天津古文化街“泥人张世家”店铺中指着泥人张世家的照片,边走边介绍。

  为了让非遗传承发展得更好,早在十年前,泥人张传承人就开始走进校园,义务教授学生传统泥塑技艺,引导和鼓励未来一代热爱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基因。

  “不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任何一项技艺或者文化,都是先“生存”再“创新”。”提及泥人张的创新精神,李丹这样说道,“其实我觉得创新可能很广泛,它不光是题材的创新,还有记忆审美的创新。我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仅只是延续,它更多的是在不断的延续中成长和改变。”

  如果你从北马路走向古文化街北口的话,你会在即将到达北口时看到一座造型很别致的转角大楼,大楼的屋顶上写着“官银号”三个字。这是成立于1902年的天津第一家金融机构。

  复建的新“官银号”内景

  如今,老城的东北角高楼林立,古文化街中游客如织。不远处,矗立于古文化街北口,对照历史照片1:1复建的新“官银号”带领大家重回历史记忆。

  时空流转,焕发新生。新“官银号”积极传承并打造全新的“官银号”金融文化,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条古街是天津文化的缩影,完美诠释了“老城津韵”的精髓。如今,这条街道巧妙地将传统的民俗风情与现代的文旅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多样化的文旅消费新模式、新体验和新产品,顺应了游客们多样化的休闲消费需求。古文化街已然成为一个窗口,让游客们能够深入了解天津的民俗,感受天津的风情,体验天津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

千古庐陵文脉长(走进传统村落)

千古庐陵文脉长(走进传统村落)

     图①:钓源村清晨全景。   刘小梅摄(人民视觉)   图②:钓源村“忠节第”牌坊。   彭晓明摄(人民视觉)   图③:钓源村马头墙。   李柳生摄(人民视觉)   图④:钓源村水体景观“七...

进博会将为37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企业提供免费展位

进博会将为37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企业提供免费展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介绍,本届进博会,将有37个最...

走过一甲子,中法不断架设新的友谊之桥

走过一甲子,中法不断架设新的友谊之桥

中新社北京5月1日电题:走过漫漫征途,中法两国正在不断搭建新的友谊之桥。中新社记者张素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艺术八——青年艺术家联展”于4月底在北京展出。“我们通过艺术家在法国和中国之间架起了一座...

当心 网红减肥咖啡是“三无”

  “不节食、不运动,轻轻松松瘦10斤。”在网络平台,你是否看到过这样的减肥咖啡广告。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盯上爱美减肥女性这一消费群体,把“三无”减肥咖啡进行层层包装,并通过几级代理以高价销售给众多...

饮料分级是引导 “放飞自我”不可取

近日,上海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奶茶、咖啡等饮品时,发现了一件新鲜事——部分饮品介绍页面上添加了“营养选择ABCD”字样。相应等级的字母以放大的方式展示,提醒消费者饮料的营养状况。今年4月,为帮助市民购买健...

待客以茶 待人以和——当约旦人遇见中国文化

  新华社安曼12月31日电 通讯|待客以茶 待人以和——当约旦人遇见中国文化   新华社记者何奕萍   前不久,安曼TAG孔子学院走进约旦首都安曼阿尔莱学校,为师生们带去一场中国文化体验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