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夜校的年轻人,已经转头抢这波“福利”了

cafe9个月前默认684

  最近,夜校突然火了

  夜校一课难求,得抢!还贵!

  于是,“求知若渴”的年轻人们

  指尖划着“云逛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成都博物馆、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

  随着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线上营业

  云逛展的观众也越来越多

  这些特展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870万

  ↓↓↓

  3月31日晚

  在“从波提切利到梵高:

  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直播中

  马奈的《咖啡厅演奏会的一角》、

  莫奈的《鸢尾花》等教科书上的名作

  梵高的《长草地与蝴蝶》

  都是此次展览的重磅作品

  “梵高的真迹能来展出

  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褚馨

  为大家解读了这幅画作背后的故事

  “每一笔每一画都是梵高

  用不同颜色堆积起来的艺术表达”

  7月31日晚

  正值成都大运会火热进行中

  “字字珠玑——探秘汉字中国特展”开播

  2个多小时直播里

  300多万网友在线“云逛展”

  “零距离”触摸“汉字中国”特展的独特魅力

  沉浸式感受博物馆奇妙“夜”

  成都博物馆将全国20个省市地区的

  40多个文博机构的文物汇聚一堂

  在此次特展中

  贾湖刻符龟甲、殷墟甲骨、

  史墙盘、晋公盘、秦公钟、中山王圆壶、

  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等国宝重器

  皆是首次在蓉展出

  不得不说

  “互联网+博物馆”突破了空间限制

  博物馆的功能被极大拓展

  亲近文物、感受人类文明精粹

  正成为一种新风尚

  另有报告显示

  过去一年

  博物馆内容直播观看人次

  同比增长281%,点赞量超过12亿次

  9月14日

  “揭秘三星堆”特别直播

  在两个多小时时间里

  就吸引了逾百万网友

  云逛“堆堆”新家,在线“揭秘三星堆”

  嘉宾们结合文物特点、背景故事带大家“沉浸式”体验了一堂生动的文化公开课

  网友们通过精彩的直播镜头

  仿佛与三星堆的文物们零距离

  无不令人感叹

  古人精湛的工艺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

  “震撼!不可思议!”“未来一定要去三星堆博物馆打卡”……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感叹古蜀文明的辉煌灿烂

  值得一提的是

  为了带网友深入了解古蜀文明

  金沙博物馆9月15日推出的

  “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特别直播中

  创新性地运用了AI模拟现实技术

  将金沙遗址和盐源老龙头遗址发掘现场

  “搬运”到了展厅内

  通过嘉宾精彩的讲述

  还原了文物出土的全过程

  让网友对文物的“前世今生”

  有了更加深刻具体的认识

  短视频平台作为

  “博物馆热”的“催化剂”

  提供便利的同时

  迅速拉近与年轻人群体之间的距离

  但有媒体指出

  要警惕泛娱乐化倾向

  除了打卡以外,更要关注藏品本身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远内核

  事实上

  如今的特展直播不仅有内核

  更是硬核

  就12月5日

  “给生活加点唐”特别直播

  在@西安博物院 官方抖音上线

  2个小时的直播

  累计获得超过100万人次观看

  主办方邀请国风达人

  共同策划推出了

  系列唐朝主题变装玩法

  展现唐代风物、文化的魅力

  不少颜值达人变装成为唐朝美人

  展示唐代的服饰、妆容、发饰、器物

  将大唐盛世的雍容气度

  再一次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这些都是线下很难接触到的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许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是为了探索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给自己加一顿精神上的“营养餐”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近80%的受访大学生

  喜爱观看与博物馆相关的长短视频

  关于未来博物馆的发展

  77.33%的受访大学生

  认同要合理运用科技手段

  “从透纳到莱顿”专场直播带大家走进“英国绘画的黄金时代”,沉浸式感受英国艺术名作的魅力

  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

  随着展览的创新、技术的革新、

  教育的开展,馆内和馆外协同

  线上和线下联动

  博物馆将串联起时间的珍珠

  为观众打开上下几千年的浩瀚世界

  走向更加光彩夺目的未来

  花样翻新的文物

  与博物馆叙事方式不断出现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了

  走进百姓生活

  走进年轻人的“备忘录”

  希望被“博物馆热”吸引的年轻人能真正爱上博物馆

  用纯粹的内心去感知藏品的价值以博物馆为起点

  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传播

  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陈垠杉)综合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人民日报评论等

相关文章

2024服贸会新观察:供应链服务打造全球 “共赢链”

2024服贸会新观察:供应链服务打造全球 “共赢链”

  动动手指就能购买全球商品,足不出户就能参与求职面试,近距离体验无人配送车、智能机器人等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安全新保障措施……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供应链及商务服务专...

【世界看进博】相约“四叶草”,共享新未来:全球各行业参展商对中国开放的市场充满期待

【世界看进博】相约“四叶草”,共享新未来:全球各行业参展商对中国开放的市场充满期待

  中国日报网11月6日电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尽管全球经济形势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在过去七年中,进博会规模稳步增长。今年,被称作“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迎来1...

为“瘦身减肥”换来心悸、呕吐,小心这种“毒咖啡”!

为“瘦身减肥”换来心悸、呕吐,小心这种“毒咖啡”!

  近年来,各种“网红减肥瘦身产品”出现在电商平台和微商渠道,纷纷打着“既不用节食也不用运动,就能让您轻松减重”的标语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从胶囊、糖果、巧克力到茶饮、咖啡,各式产品层出不穷、销量不菲,...

节前消费升温 年货大集火爆

节前消费升温 年货大集火爆

  央视网消息:春节将至,在江苏扬州,当地搭建年货大集,汇集百家企业,方便市民“一站式”采购年货。     江苏扬州市民李女士专门来到年货大集。她感慨道,自家在5公里外,听说年货大集汇聚本地特产,就...

更聪明的AI会“杀死”写作吗

更聪明的AI会“杀死”写作吗

  视觉中国供图   朋友说,最近参加活动,有人添加微信后,很快发来一首以她名字为主题的“藏头诗”。如果是以前,我多半会打趣一句“桃花将至”,可春节期间陆续使用了豆包、DeepSeek等AI工具后...

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新华社内罗毕/北京3月31日电 题: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新华社记者许嘉桐 刘阳   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始终是非洲各国关乎民生与经济的核心命题。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