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整活”文化,这届文博会含“AI”量飙升

cafe5个月前默认937

  当AI咖啡师递来一杯拉花精准的拿铁,当“硬核”机械臂现场挥毫泼墨,当隔空“打鼓”成为现实——走进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展馆,科技与文化的边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

  5月22日,这场中国文化产业“风向标”盛会首次将人工智能推至聚光灯下: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集结成军,具身机器人穿梭服务,AI大模型渗透进非遗活化、出版转型、IP出海等全产业链条。涌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大批观众触摸的不仅是展品,更是一个个“文化+科技”融合的未来切片。

  首设人工智能展区

  AI如何激活文化DNA

  凌空挥棒就能“带节奏”?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13号馆),一款“空气架子鼓”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这款感应空气架子鼓主要是由两根鼓棒、一个音箱和一个彩插组成。利用航空航天的飞控技术和空间定位算法识别空中击鼓、踩踏动作,生成音乐信号并通过音箱播放。”深圳感音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体验官刘佳锐表示,生产这款产品主要为了解决传统架子鼓占地面积大、不便携带、价格贵等痛点。“不用鼓不用镲,只用两根鼓棒就能敲出富有节奏感的鼓点,真是科技减负!”一位音乐爱好者惊叹道。

  文化传承同样因AI焕发新生。日益精进的裸眼3D技术,将故宫、敦煌莫高窟等知名文物“带进”文博会。“产品的主要技术原理就是通过多角度采集画面,把多张画面叠加在一起,再通过屏上自研的光学材料折射出对应角度录制的画面,从而形成裸眼即可观看的3D立体效果。”臻像科技技术支持程启征表示,这是他第三年参加文博会,每次都会在现场有不少成交量。“感觉今年观众更多,专业性也更强。”

  本届文博会“文化+科技”双轮驱动还体现在: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邀请6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参展,创新呈现新质生产力与文产新业态、新消费;AI会展助手“文小博”首次亮相,升级展会服务数智化;多个具身机器人也参与迎宾、志愿服务、导览、采访等工作。文化基因注入AI算法,是这场“文化盛宴”的生动写照。

  黑科技“破壁”

  沉浸式体验重构文化叙事

  从科技感十足的VR互动影院,到千年文物的“数字重生”,文博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跨越传统与未来的对话。记者现场发现,在此次亮相文博会的文旅相关展区尽显科技范。VR技术的应用,让各地文物纷纷“活起来”。

  在VR互动影院隔壁,由河南大象元公司带来的虚拟现实电影体验厅,同样让市民排期长队参观体验。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此次带来的展品是获得了中国虚拟现实电影第001号和002号“龙标”的作品《秦宫夜宴》和《隐秘的秦岭》,观众带上VR头显设备后,不仅能360°围观唐朝乐舞俑“蹦迪”,还能“触摸”千年文物。

  “虽然我在深圳,但戴上眼镜后,就能瞬间穿越到宁夏的景区,与其中的文物互动,让它们为我讲述自己的故事。”宁夏盛天彩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第伍文博在“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展区,向观众演示了公司自研的大空间 VR产品。

  新质生产力爆发

  从技术应用到生态融合

  在本届文博会上,“科技赋能文化”展现出从单向技术嫁接到双向生态重构的趋势。从人形交互机器人到全自动咖啡拉花机,再到AR智能眼镜,智能产品正突破单一功能局限,深度融入文旅、科普、商业等多元场景,推动文化消费生态的全面升级。

  十三号展馆内,深圳大象安泰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这款搭载文心一言和豆包大模型的智能机器人,不仅拥有高度仿真的硅胶外观和灵动自如的动作表现,更展现出AI交互的无限可能。它能精准捕捉用户的表情和动作,实时调整互动策略,在文旅导览、展会服务、直播带货等场景中提供个性化服务。从颐和园的智能讲解员到直播间里场观突破30万的主播,这款月产能达80-100台的机器人正在多个领域展现商业价值。

  宝安展区的安诺咖啡机器人不仅以90秒全自动制作拉花咖啡的精准工艺吸引眼球,更通过照片转拉花的创新功能,将单纯的饮品制作升级为内容创作平台。这款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的设备,在咖啡节、景区、商场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的引流能力,前来洽谈合作的商家络绎不绝。

  传统不再囿于时空,产业不再困于边界。从“文小博”的智能应答到“古文物”的学术对话,从VR大空间的次元穿越到AI咖啡的全球定制,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文化产业创新的无限可能。

相关文章

我国首批碳纤维重载铁路货车即将下线

  今天(9月10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批碳纤维重载铁路货车,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正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即将下线。   据了解,传统铁路货车材质以钢材和铝合金为主,这次下线的铁路货车首次使用以碳纤维为...

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落实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精神系列综述之一

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落实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精神系列综述之一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回顾西部大开发,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工业一直是重要基础。4月23日下午,* * * *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六个“坚持”对进一步形成...

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 两会一年间我国这样书写发展“答卷”

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 两会一年间我国这样书写发展“答卷”

【/h/]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并明确提出扩大内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稳定粮食生产等经济社会发展建议。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加快运行。全年地区生产...

锦绣大地满目新——西部地区乡村振兴观察

锦绣大地满目新——西部地区乡村振兴观察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4月,******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要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西部地...

云南咖啡,何以代表中国?

云南咖啡,何以代表中国?

  千山之巅,万花之海   彩云之南,生机盎然 △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蓝月谷   从山川到江河   从动物到植物   没有一个省份像云南这样   集中如此多样的元素   “植物王国”“动物王国”   ...

Sora将改写什么

Sora将改写什么

  在ChatGPT问世一年多后,OpenAI公司近期再次出招,推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根据简单的文本指令,Sora就能生成一段60秒的视频,其中包含多角度镜头切换,呈现相当丰富的细节,等等。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