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形貌”,更要存留“记忆”(现场评论·文化中国行)

cafe1年前默认387

【/h/]老街历史悠久,古建筑韵味悠长。* * * * *强调:“保护传统街区、古建筑和文物就是保存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本版即日起推出系列评论,聚焦名城名镇名村名镇古街保护,汇聚众人智慧,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

【/h/]-编辑

【/h/]漫步江苏常州焦溪古镇的长街小巷,随处可见历史古迹。古镇保留了700多年前的江南水乡风貌,保持了过去街巷的肌理。

【/h/]建筑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艺术水平和审美风格,也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以蕉溪古镇的建筑为例,它不同于江南水乡常见的粉墙黛瓦,而是下部由黄石建造,形成了黄石半墙的独特景观。黄石取自附近的山脉,可以起到防潮防洪的作用,为精致优雅的龙溪河增添了厚重感。“因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h/]古建筑修缮需要保护其承载的历史信息,更好地彰显其文化价值。当地历史城区保护专家告诉记者:“古建筑修缮前,很多事情都要搞清楚。例如,房子以前是谁住的?每个房间的用途是什么?”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大量采访当地居民,收集当地文献、口述史和老物件,并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可以制定科学的计划,为相关的修复和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h/]保护古建筑离不开严谨科学的态度和精湛的修缮技艺。这座古建筑屹立至今,其建造过程蕴含着智慧和工匠精神。例如,黄石半墙的内侧通常建有半砖墙,中间填充泥浆和灰土以保暖。从建筑材料到结构技术,相关建筑技术反映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地工作人员特意安排走访掌握这门手艺的传承人,用黄石重新打造墙体,用石灰掺稻草制作纸筋的建筑方式事实证明,只有“绣花功夫”、追求细节、精益求精,进行持续、动态的保护,才能让古建筑永葆生机。

【/h/]保护“外表”,更要保存“记忆”。古建筑就像故事的容器。砖块和瓦片形成了外观之美,居住在其中的人使建筑充满活力。“修旧如旧”并不是简单地将古建筑恢复原貌,而是将建筑中的文化保留下来,从而满足人、物和生活。在焦溪古镇,具有150多年历史的代表性建筑成为焦溪记忆博物馆。这里陈列着居民自发捐赠的各类老物件,电子屏幕上播放着古镇居民的采访视频,生动展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只有深入挖掘内涵,传承精髓,讲好一方水土的故事,古建筑才能成为可识别的地域文化标志和公众集体记忆。

【/h/]让古建筑“留”下来,促进古建筑“活”起来。焦溪古镇再现了明清时期商业、商铺繁盛的热闹景象。在遵循建筑风格的同时,也留下了传统的民间技艺,并注意适应现代生活。如今,古镇的一些原始居民仍然生活在这里,过着原始的生活。在这里,瑶姬豆腐店已经传承了7代,并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美食。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在老茶馆里开起了咖啡店,吸引游客在古色古香中品尝“新中式”创意糕点。这启示我们要与时俱进,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探索古镇发展之路。

【/h/]行走在江南水乡的大街小巷,空纵深感和历史厚重感交织在一起。保护古建筑任重道远,期待更多人携手同行,共同传承文明,延续中国文脉。

【/h/](作者是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

相关文章

抢“鲜”生意手慢无 云南鲜花香飘世界

抢“鲜”生意手慢无 云南鲜花香飘世界

  博鳌亚洲论坛一直致力于推动亚洲区域合作。我国参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RCEP实施三周年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 ...

传统文化融入餐饮体验,中式糕点成为市场新宠——“国潮”餐饮滋味新

【/h/]核心阅读【/h/]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超5.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随着“国潮”的逐渐兴起,“国潮”餐饮应运而生。“国潮”元素融入菜品,传统文化融入餐饮体验,中式糕点成新宠...“国潮”餐饮...

从“家乡河”到“幸福河”

从“家乡河”到“幸福河”

扫一扫 看专题   编者按:   河水潺潺,历史悠悠。当时间随着河流一路奔腾,淌过山川与田野,穿越乡村与城市,映照万物之色,见证时代变迁。人们从逐水而居到乘浪而行,河流生生不息,生活一日一新。   在...

贵阳一布依族古村聘请“新乡贤” 艺术家引路 古村落发展“庭院经济”

贵阳一布依族古村聘请“新乡贤” 艺术家引路 古村落发展“庭院经济”

  1月29日一早,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贵州省贵阳市石板镇镇山村时,谷佳骏刚点上壁炉,火苗在炉灶里跳跃,房梁上悬挂的纸燕随着热气飘动起来。屋外,一只白猫翘着尾巴在矮墙上散步。   几年前,摄影家...

聆听2024丨听,开放的脚步

聆听2024丨听,开放的脚步

  12月16日,广西北海码头上,2024年第100万个标箱被稳稳吊装到货轮上。这是北部湾港北海码头有限公司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标箱大关。   12月16日,在广西北海码头,2024年第10...

数“说”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数“说”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新华社石家庄1月6日电(记者张涛、牟宇、张硕)元旦后,雄安新区启动区里塔吊升降、机器轰鸣、钢筋敲击声不绝于耳,工人们顶着寒风,高效施工。   新年伊始,雄安新区在拔节生长。   设立6年多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