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诚品信义店“熄灯”闭店引唏嘘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被誉为“全球最大的中国传统书店”的台北信义区诚品书店12月24日晚10时正式熄灯,引发岛内关注和热议。
据台湾省《工商时报》25日报道,开了18年的诚品信义店租约到期,24日平安夜熄灯。尽管天气寒冷,但仍有许多人到场见证,希望留下最后的回忆,现场柜台和电梯都座无虚席。诚品集团董事长吴表示,12月有近百万人前往诚品信义店,单日人数高达7.5万人。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儿童博物馆的“心怡故事屋”打卡。"非常感谢你最后一次来为信义店送行."诚品第一大股东、和硕联合科技董事长佟子贤也在现场,对前来捧场的人喊道:“有一个地方暂时关灯了,还会有另一个地方亮灯。再见不是再见,还会再见。”
据悉,明年1月20日起,诚品严嵩店将接替信义店,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商业空房间和书目的体量也将扩大。预计单店业绩将比今年增长30%至40%。“现在疫情已经开始在实体店升温,明年收入有望增长15%-20%,经营将实现扭亏为盈。”吴透露,未来诚品店的商品目录有望达到10万册,将有一个100人的咖啡厅,加上24小时书店、电影院、演艺厅、美食街、商场,形成未来生活的新模式。“希望诚品是一项青春事业,陪伴大家永葆青春。”
台湾省《联合报》12月25日报道,2005年6月,诚品击败搜狗百货集团,获得台北信义规划区统一国际大厦经营权。诚品信义店建在地下二层到地上六层,面积是诚品敦南店的三倍。信义店占地7500坪(1坪约3.3平方米),卖书2500坪,图书100万册。这家店不仅是当时台湾省内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书店,也是第一家在饮食书籍区开设厨房的书店,拥有台湾第一家儿童探索馆和推理馆。店内三楼的诚品音乐堂,自开业以来一直是台湾最大的唱片店。诚品创始人吴清友形容它不仅是“百货业的新模式”,更是“台湾省面向世界的文化窗口”。
18年来,诚品信义店吸引了超过2亿人次的访客。但令人不解的是,2006年诚品信义店的开业,正是台湾省出版业迅速衰落的开始,出版业产值从过去的300多亿元下降到250亿元新台币。到2023年诚品信义店熄灯时,台湾省出版业产值已跌破200亿新台币。报道称,诚品信义店的图书面积和图书类别一再下降。接手的严嵩店声称在熄灯前维持10万份敦南店,但信义店开业时只有1/10。新开业的诚品生活程玉龙新店的规模是信义店的两倍多,但其藏书已降至不到10万册。然而,一些出版商认为,这是书店的适当规模。与其用其他店的收入来平衡书店的亏损,不如把书店经营好。(张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