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逐步取消国有景区门票

cafe2年前默认1084

【/h/]海南三亚逐步取消国有景区门票-

【/h/]免费增值交通服务(访问)

【/h/]836万人次,同比增长356%。

【/h/]这是2023年海南省三亚市天涯海角旅游区、洞洞天旅游区、鹿回头景区的游客量数据总和,也是2022年逐步取消国有景区门票收费后,三亚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h/]2022年7月以来,三亚持续推动三大国有景区向国内外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拆除“门票围墙”,还绿于民、还景于民。从算“小账”到算“总账”,从提供单一产品到完善综合服务,三亚积极转型,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径。

【/h/]转换-

【/h/]从售票到免费开放,好的服务可以聚集人气。

【/h/]鹿回头风景区位于三亚郊区,依山而建,从山顶可以看到整个城市。两年多前,山脚下除了卖票的大门,没有观光项目,商店很少,旅游业态过时。

【/h/]如今的鹿回头景区分为钱芳商业区、天智商业区、丁山商业区三大商业区,并新建了一批餐饮消费、音乐咖啡、亲子研学等区域,商户达20余家。“我住在三亚,没事就开车过来爬山看风景,就像逛公园一样。”游客张先生说。

【/h/]变化始于2022年7月。鹿回头景区作为三亚旅游改革试点,率先宣布向公众免费开放。此前,三亚旅游业正经历寒冬:2020年,全市过夜游客数量不足上年的3/4,入境游客数量下降80%以上。“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周红波说。

【/h/]三亚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因旅游而兴。2019年,三亚市接待过夜游客23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633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3%。

【/h/]繁华的市场背后,却是旅游形式单一,内核始终落后。口碑越来越差,舆论频发,“旅游天堂”遇冷。三亚市痛定思痛,决定推动旅游消费市场升级,开展旅游业供给侧改革。

【/h/]改革的第一步是恢复人气。

【/h/]“一开始,我真的很担心:我不收门票,收入从哪里来?如果生意不好,游客还会再来吗?”三亚吕雯集团副总经理、鹿回头风景区董事长刘墉当时表达了他的担忧。

【/h/]既然门票做了“减法”,服务就必须做“加法”——刘墉动员员工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开发商业区、吸引投资,同时积极配合市旅游局、民政局等部门举办夏季趣味跑、七夕游园等文体活动。基础设施配套也相应跟上:景区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10: 30,观光车全天运营,规范网约车落客区,增加公厕和垃圾箱数量并加强管理...一年多来,景区游客流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217.98万人次,同比增长266%,创历史新高。

【/h/]鹿回头景区的成功试点为三亚的旅游改革带来了信心。2022年10月和2023年6月,三亚东田旅游区和天涯海角旅游区也宣布免除景区门票。

【/h/]促进-

【/h/]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推出。

【/h/]一大早,天涯海角旅游区热闹非凡。数十辆大巴车载着来自乐东黎族自治县和陵水黎族自治县的2500多名中学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进入景区开展研学活动。

【/h/]随着导游的讲解,孩子们沿着“寻根天涯”的路线了解了历史传说,在“天涯民俗特色演艺点”观看了非遗表演,随后在互动环节体验了石刻拓片。“通过研学活动,孩子们可以深入了解天涯海角和三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游览自然风光、欣赏海景。”天涯海角旅游区相关负责人说。

【/h/]曾经的天涯海角,因为景点内涵过于单一而饱受诟病。免门票改革以来,景区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推出了海洋环保、植物探索、历史文化三大主题课程。2023年,天涯海角旅游区共接待研学旅游1.5万余人次,研学收入突破100万元。

【/h/]提升内涵是三亚旅游改革的第二步。

【/h/]“没有门票,我们被迫不断改进我们的旅游服务,从‘卖风景’到学习提高我们的服务和商业文化。”三亚市旅游发展局书记吴晓林告诉记者。在利用好自然禀赋、开发好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三亚正推动“旅游+”蓬勃发展,各种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推出。

【/h/]鹿回头景区积极发展夜间旅游,打造“无夜景区”。今天白天,森林和鹿鸣传来深沉的鸟鸣;当夜幕降临时,各种风格的咖啡店、书店、餐馆和纪念品市场的灯光亮起,景区成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商人很忙,回头客也多。1月,三亚鹿回头景区入选第三批全国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如今,鹿回头景区日均游客量超过1万人次,仅夜间游客量就高达3000人次。

【/h/]在大大小小的东田旅游区,有空中飞人、海上超跑、摩托艇等海上运动,有东田市集、黎族竹竿舞、多姿多彩的杂技表演等文化活动,还有围炉煮茶、沙滩市集、沙滩露营等新兴旅游项目。“旅游+体育”“旅游+文化”蓬勃发展。

【/h/]“三亚依托国有景区免费开放,推动国有景区由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型。”三亚市旅游局负责人表示,2023年三大景区总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130%。

【/h/]国有景区免费,会冲击民营景区吗?

【/h/]“景区免费带来了更多的客流量,我们现在的生意比以前更好了。”三亚民营景区蜈支洲旅游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据统计,近两年蜈支洲、西岛民营景区游客量大幅增长,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的发展。

【/h/]保证-

【/h/]改善营商环境,“放心旅游”将带来“回头客”

【/h/]走进三亚市吉阳区新红岗水果批发市场,每个商户摊位前都有一张“信用身份证”。品牌左侧是信用星,从一星到五星不等;右侧标有二维码,每户一码记录了商户的基本信息和信用状况。

【/h/]“现在在三亚消费更安全!”来自北京的游客刘女士说。通过公示信用星级,三亚1800多家海鲜餐厅和美食街张贴“一户一码”,让游客扫码看信用,放心消费。

【/h/]三亚旅游改革的第三步是改善营商环境和加强旅游安全保障。

【/h/]三亚推出“三亚放心游”平台,推出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制度。如遇旅游纠纷,可通过平台提交证据,平台将在30分钟内“先行赔付”。目前,“三亚经验”已推广到海南全省,“海南放心游”平台上有23万多家诚信商户。

【/h/]1月20日,有网友爆料称“在三亚某市场买三斤水果竟然变成了两斤”。经调查,情况属实。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当天开展调查,并对涉事流动摊贩启动行政处罚程序。

【/h/]“安全出行”正在带来“回头客”。据了解,2023年,三亚复航并开通14条境外航线。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单跑道进出港旅客2177.6万人次,离岛免税店销售额超300亿元,同比增长18.2%。

【/h/]“2023年全市共接待过夜游客2571万人次,过夜旅游收入超过896亿元,均实现同比翻番,创历史新高。”未来,三亚将继续建设旅游友好型城市,丰富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做好服务保障,让大家感受到一个更有活力的三亚。”三亚市旅游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日报记者赵海天)

相关文章

“中国乡村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成绩”

“中国乡村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成绩”

【/h/]江西省婺源县寺口镇的乡村风光。爱德华拍摄的照片【/h/]随着我国宜居宜商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许多在中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见证了中国农业农...

台北诚品信义店“熄灯”闭店引唏嘘

台北诚品信义店“熄灯”闭店引唏嘘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被誉为“全球最大的中国传统书店”的台北信义区诚品书店12月24日晚10时正式熄灯,引发岛内关注和热议。 据台湾省《工商时报》25日报道,开了18年的诚品信义店租约到期,24日平安...

“免签朋友圈”、跨境消费热 今年春节市场这些领域升温

“免签朋友圈”、跨境消费热 今年春节市场这些领域升温

  龙腾虎跃中国年,红红火火庆新春。春节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也是各种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的一个时间段。今年的春节假期临近尾声了,这八天的年味浓郁的假期里,人们回乡团聚,探亲访友,旅游度假,聚餐玩乐,商场超...

拉美国家华侨华人——架起中拉“跨半球”交往桥梁(侨界关注)

拉美国家华侨华人——架起中拉“跨半球”交往桥梁(侨界关注)

  近年来,中拉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中国将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2000年至2022年,中拉货物贸易总额增长了35倍。   在中...

重新上班 带着新的自己再出发

  两年前离职那天,阳光特别刺眼。我背着电脑离开办公室,坐在楼下熟悉的咖啡店发了条朋友圈,写的是“同事们接着忙吧,我要去High了”。底下有同组小伙伴的祝福、大学老朋友的惊讶,也有些带着羡慕口吻的“...

假日里的“唐潮”:“Z世代”汉服妆造师点染长安之韵

假日里的“唐潮”:“Z世代”汉服妆造师点染长安之韵

【/h/]中新。新华网Xi 5月5日电题:“汤潮”里的节日:“Z世代”汉服化妆师触动了长安的魅力。【/h/]中新。中广网记者张逸晨党田【/h/]“画眉,化妆,涂色,染黄额头,画斜红色,贴花...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