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进行时丨“我要喝咖啡!”——被疫情“速冻”后的咖啡市场重新“飘香”
新华社南靖6月1日电(记者潘烨、邱冰清)咖啡豆烘焙生产线一片繁忙,咖啡豆提取生产线加紧安装调试...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食品工业园的昆山振金食品有限公司,经过“静、缓、停”,目前已经恢复生产。
另一方面,昆山网友“灵女巫”表示,“终于可以坐在咖啡店里喝咖啡了。我想了太久了!”
就在一两个月前,昆山因疫情实行静态管理模式,园区企业按下暂停键,各类餐厅暂停就餐。
延期交货和生产线停工已经成为企业和客户的共同问题。为了及时、快速地将仓储咖啡豆、咖啡粉等成品运送到客户区域,昆山一正咖啡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咖啡产品交易和烘焙生产企业之一,打通仓储成品物流,协调收购货运通行证,确保顺利出货。此外,仪征还动员华南工厂配合应急生产,交付客户需求。
仪征咖啡工坊的咖啡烘焙机从今年5月开始恢复生产。(昆山一正咖啡有限公司供图)
5月初,仪征接到复工复产通知后,迅速进入生产状态,及时加紧去产能。“疫情期间开工率一度降为零,现在恢复正常,满血。”昆山一正咖啡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经理黄国兴说。
"在过去的两三个星期里,不间断的到货和装运一直非常繁忙."昆山一正咖啡有限公司的一家上游公司、上海五金矿产开发有限公司一位负责生豆贸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并没有影响到国内咖啡市场的需求,订单已经下了,但因为疫情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接单”的速度。随着疫情稳定,他们的工作节奏也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复工复产的加速,厂商都在“摩拳擦掌”,期望开辟新的消费场景,寻求空的增量。
艾媒咨询预测,到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万亿。根据德勤2021年发布的《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白皮书》,咖啡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渗透率已经达到67%。
南京一家独立咖啡馆的咖啡。新华社记者邱冰清摄
“即使在疫情期间,以田川、三墩半、永普为代表的新零售咖啡品牌在我们平台上的销量也保持在前列。”淘宝天猫咖啡零售负责人程昆表示,疫情下,咖啡粉、咖啡液等零售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正好符合人们“在家煮咖啡”的消费选择。
今年以来,中国邮政、运动品牌李宁等企业跨界进入市场,一些刚刚复工的咖啡品牌也推出了适合当下消费心情的促销活动。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复产企业的增加也给了很多消费者希望。属于咖啡旺季,逐渐回来。
“虽然中国咖啡市场起步较晚,但咖啡消费的增长速度很快。伴随着城市化、消费升级等因素,近年来国内市场对优质生豆的需求比例甚至远高于西方成熟的咖啡市场。”东吴证券食品饮料及社会服务行业分析师唐骏进一步指出,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咖啡逐渐从“时尚饮品”向“品质饮品”转变,国内咖啡产业链越来越完整,供应链越来越强,而近年来新兴的品牌为市场开辟了更多新的咖啡消费模式。
海报制作: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