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是如何一步步被“美国化”的?
【/h/]【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莽环球时报记者刘文环球时报记者任】编者按:目前,韩国文化正从各个方面向美国靠拢。星巴克咖啡深受韩国人喜爱,棒球成为韩国“第一运动”,夜店派对文化在年轻人中流行,炸鸡可乐演变成炸鸡啤酒,甚至美式中餐在韩国也占有一席之地。韩国电影的风格越来越像好莱坞大片,美国流行的流行文化也被韩国“发扬光大”,形成了现代韩国文化的代表——K-POP。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YouTube、网飞和其他影视平台的流行使普通韩国人更容易接近美国文化。然而,回顾历史,韩国曾是世界上反美情绪最强烈的国家之一,针对驻韩美军的抗议活动也很多。为什么韩国民众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美国是如何在韩国“扭转形象”的?《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就此展开调查。
【/h/]韩国流行文化、媒体和高校刮起了“美国风”
【/h/]《环球时报》驻韩国多年的特约记者观察到,很多普通韩国人都有“赴美留学、成为美国公民”的“美国梦”。除了韩国流行文化在各方面向美国学习外,记者在与多位韩国主流媒体从业者的接触中发现,他们中有不少人曾在美国学习或工作。“从美国的角度看问题”似乎是韩国媒体的普遍做法,许多韩国记者在写有关第三国的报道时也直接引用美国媒体的报道。一位俄罗斯驻韩国外交官曾向记者抱怨说:“韩国媒体一边跟着美国走,一边站在美国的角度对俄罗斯进行大量负面报道。负面报道的数量可能比美国还多。”
【/h/]在韩国大学中,记者还观察到“美式风格”很受欢迎。例如,大学校服都是美国棒球服的样式,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教授比比皆是,许多课程使用美国原版英语教材。在韩国学习广告学的中国学生告诉记者,在他当时学习的所有课程中,只有一门课程使用韩语教材,其他课程都使用英语教材,因为教授都是在美国学习的博士。
【/h/]去年9月,以韩美同盟成立70周年为契机,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发表了《国民对韩美关系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人对周边国家感到“亲近”的顺序是美国(54.1%)、日本(20.4%)、中国(7.6%)等。超九成韩国人认为“韩美同盟非常重要”。韩国国防分析研究所认为,与往年相比,韩国人对美国的支持度“大幅”增加。
汉南大学教授李颖芝在谈到韩国人对美国的认知时直言:“如果美国人经常难以区分韩国人、中国人和日本人,那么韩国也有同样的问题。例如,韩国儿童会认为在韩国的大多数西方人是美国人。”据《环球时报》特约记者了解,韩国人从幼儿园开始就基本接受了美式教育。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与美国人相似,他们对美国的了解也“从娃娃抓起”。记者曾听到韩国小学生在聊天时随口说出“美国会保护我们”。一些保守派团体经常在游行中同时举着韩国和美国的国旗。
【/h/]此外,基督教的流行也影响了韩国人对美国的认识。在韩国拥有最多信徒的新教是由美国监理会的传教士传入的。据韩国媒体报道,新教信徒占韩国人口的20%,约1000万人,位居第一。不仅如此,韩国的许多大学都是由美国教会创办的,他们今天仍然信奉宗教。
【/h/]“韩国人越来越将韩美关系视为平等关系。”
【/h/]去年,《朝鲜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回顾了韩国民众对美国认知的变化历史。文章称,在韩美结盟后的70年里,随着美国对韩国态度的变化、韩国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韩国与朝鲜和中国关系的变化,韩国人对美国的感情也在发生变化。韩国原本被称为“反美无风区”,基本听不到“美国人滚回家”等言论。李颖芝回忆说,从1910年到1945年,朝鲜半岛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因此许多韩国人在二战后韩国独立后对美国心怀感激。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人认为美国给了韩国很多帮助。
【/h/]一位上了年纪的韩国学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接受过美国的帮助,不仅有军事援助,还有很多生活物资。他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吃美国午餐肉的场景。他说:“这么多韩国人真的觉得美国人对我们很好,有必要继续韩美同盟。”
【/h/]但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韩国民众对美国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首先,苏联解体后,韩国社会开始出现一种反思的声音。李颖芝说:“谁应该为(朝鲜半岛的)分裂负责?多年来,人们一直被灌输‘朝鲜是韩国的敌人’的思想,我也是如此。但在那个时候,韩国人开始改变想法,对美国人变得更加挑剔。”此外,美国对韩国军队拥有指挥权,这导致许多韩国年轻人认为“韩国相当于美国的殖民地”。最后,韩国女性被驻韩美军性侵、暴力对待甚至杀害的多起事件引发了韩国民众对“韩美关系不平等”的愤怒。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发动的下一场战争可能在朝鲜半岛”的危机意识在韩国蔓延。根据2008年的民意调查,当被问及“哪个国家对韩国的安全构成最大威胁”时,更多的韩国受访者认为是美国(28.4%)而不是朝鲜(24.5%)。
【/h/]然而,韩国的反美情绪在2010年前后开始减弱。2022年底,美国韩国时事分析网站“Korea Pro”发文称,韩国国内强烈的“反美”情绪已成为过去,美韩同盟“不仅注重防御,而且涵盖广泛利益”的信息已被韩国民众接受。首尔国立大学统一和平研究所自2007年以来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朝鲜半岛周边的四个主要国家中,认为美国是“最接近的国家”的韩国受访者人数每年都在增加。
【/h/]《东亚日报》去年评论称,很难脱离韩美同盟来解释韩国的发展。韩美同盟现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军事安全层面,全方位扩展到经济和技术层面。在加强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开发等核心产业上,韩美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此外,驻韩美军还经常做一些公益活动,以改善自己在韩国民众中的形象。韩国《* *日报》去年多次报道驻韩美军为独居老人腌制泡菜、运送煤炭等事件。
【/h/]“如何理解韩国人的亲美倾向?”《韩民族日报》去年5月报道称,韩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对美国看法最积极的国家之一,有三个原因:一是韩国人在从贫穷到繁荣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集体愿望,即希望认同和捍卫能够保证其特权的现有世界秩序,而美国霸权正是这一秩序的缩影;第二,其他与美国竞争或对立的国家对韩国“不太有吸引力”;第三,除半导体外,韩国企业很少在其他主要产品上保持技术优势。韩媒经常恶意煽动韩国和中国之间的竞争关系,美国对中国发起“战略竞争”,这使韩国显得更接近美国。
【/h/]首尔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教授辛星浩认为,由于“韩国人越来越将韩美关系视为平等关系”,韩国国内的“反美”运动已经减弱。不过,该学院另一位教授朴泰俊表示,驻韩美军的重新部署、美国对朝核问题的态度以及韩国与中国、韩国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也将成为韩美关系的变数。
【/h/]韩国专家直言:解决这个问题非常困难。
【/h/]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70多年的同盟关系形成了美韩之间紧密的关系网络。美国总能利用“亲美”势力在韩国塑造亲美舆论,影响韩国民众的认知,让“亲美”几乎成为政治正确,“反美”成为政治不正确。事实上,美国在亚洲的几个盟友都有这种现象。这些盟国的精英去美国学习,崇拜美国文化,接受美国价值观。此外,美国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军事方面确实有优势。回国后,这些精英在本国的各个领域担任重要职务,并将美国的做法带回本国。这就是“美国化”的过程。由于韩国在外交、军事和经济上依赖美国,因此需要有美国背景和关系的精英,他们在韩国更有可能有用。相反,那些在其他国家获得学位的人在韩国很难得到重用,尤其是那些在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学习的人既不被重视也不被信任。
【/h/]一名韩国专家还告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韩国著名大学和智库的专家中,890%的人在美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韩国一般核心精英的发展路径是从韩国名牌大学毕业后在美国顶尖大学学习,回国后在政治、经济、法律和学术界的核心部门工作,因此韩国很难摆脱美国的影响。这位韩国专家直言:“解决这个问题非常困难。”据了解,韩国允许公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持有双重国籍,许多韩国外交官的子女拥有美国国籍。有韩国民众对记者表示,这些人与其说是在促进韩美关系,不如说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h/]在盟友“美国化”的过程中,美国对朝鲜民众的认知宣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官网一篇题为《美国新闻办公室向战后韩国伸出援手》的文章称,美国开始在韩国驻军后不久,驻韩美政府就成立了新闻部,通过广播和电影等方式在韩国传播美国的“民主理念”。此外,美国在南朝鲜设立了美国新闻社(USIS)。该机构负责人james stewart曾表示,USIS作为“美国和韩国人民的事业”,旨在“在韩国培养对美国友好的民主党人”。USIS是美国新闻署(USIA)的前身,后者是一个支持美国外交政策和海外利益的独立外交机构。
【/h/]据朝鲜KBS电视台报道,在政府官员层面,美国政府几十年来一直在系统地培养和管理朝鲜“亲美”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其中学者和记者是USIA的优先培养对象。USIA曾实施公民教育计划(CEP),并选拔记者和专家进入韩国的最高媒体和教育部门,以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
【/h/]《纽约时报》2022年报道称,脸书等社交媒体上的“亲美宣传”活动一直在秘密进行。相关账户将冒充不存在的个人或媒体,并以多种语言上传文章。这些虚假账户针对包括韩国在内的中东和亚洲国家,宣传美国价值观,并攻击俄罗斯、中国、伊朗和其他国家。
【/h/]韩国民众的焦虑:政党在大国间选边站加剧国内政治极化。
【/h/]据《华盛顿邮报》报道,韩国对美国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美国及其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也与韩国内部社会力量的变化有关。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官网曾在一篇文章中评论称,韩国对美态度的转变某种程度上源于自身因素。文章以韩国一度出现的“反美”情绪为例指出,每次韩国民众表达对美国的愤怒时,都能反映出韩国社会的一些趋势和变化,如世界主义的日益增强、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边缘化群体更多地参与政治进程等。此外,韩国的“反美”主义也是韩国人民几十年来对政府不满的集体发泄。
【/h/]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报道:“韩国政治分歧加深影响其外交政策。”报道认为,在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韩国各政党对如何定位国家持不同立场,韩国外交政策方向的分歧加剧了韩国政坛本已严重的两极分化。韩国人民对此感到厌倦。欧亚集团基金会最近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韩国人对中美之间的竞争感到焦虑,因为他们认为政党在大国之间选边站队将加剧国内政治两极分化,并损害韩国外交政策的可信度和可持续性。
【/h/]韩国延世大学名誉教授文正仁认为,“亲美”“崇美”“反美”“厌美”在韩国人的认知中并存。韩国仁和大学教授金明仁认为,韩国应从“反美”“知美”“用美”向“去美”转变。所谓“脱美”,是指在国家关系层面,形成更加平等和正常化的韩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