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邂逅”古韵彰显文化“年轻”姿态 “花式”玩转别有新意
央视网消息:你这个暑假有什么打算?你打算在街上打卡,在浪漫之城欣赏烟火吗?还是去博物馆穿越“时光空隧道”与文物亲密对话,感受文化魅力?
炎炎夏日,各地也迎来了暑期旅游热。作为北京的重要景点之一,故宫博物院是全国各地许多游客的首选。从7月份开始,故宫博物院进入暑期旅游高峰。如果你计划去参观故宫博物院,你一定不能错过今年夏天故宫博物院新推出的一条夏季限量游线路。这条线路位于故宫西侧,沿途风景宜人,小吃清凉,可以满足你各种吃喝玩乐。
解锁故宫避暑纳凉路线沿途风景,一探究竟。
穿过午门到太和门广场,顺着故宫中轴线走。《西游记》是大多数游客去故宫的首选。在这条中旅路线上,有前朝三大名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因此聚集了大部分游客。
但是故宫的游览路线可不止中间那条。从太和门广场向西穿过西和门,就有一条很酷的路线。这条“夏季限量”路线内容丰富,趣味性强。
在这条线路上,不仅可以欣赏到家宅馆、陶瓷管、雕塑馆等文物专题展厅,还可以欣赏到一些特色景点。
让我们把小狮子和能解出“数学题”的破虹桥一起数数吧
在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这条避暑纳凉线路上,首先不能错过的就是横跨内金水河的断桥。在故宫所有的建筑中,破虹桥可以说是最早的建筑之一。有人称之为可以解决“数学问题”的古桥,因为桥的柱头顶上坐着许多造型各异、行为幼稚的小狮子。来这里的游客可以数一数残破的虹桥上有多少头狮子。
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处副处长高希说,2016年他们对断桥南侧的地基进行考古研究时,发现这个地基是明朝初年打下的。不过,在地基的残留物中发现了一些元代的建筑构件,包括桥栏杆上的图案、桥头的卧兽和桥哨上的狮子。它们的许多形状和形象与元朝的相似。
【/h/]断桥桥面铺汉白玉巨石,两侧石栏杆雕有龙纹。材料精美,装饰精美,显示了极高的施工和技术水平。岗哨上造型各异的小狮子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打卡。
【/h/]高希介绍,岗哨上既有单狮,也有母狮带着幼崽。随着时间的划分,狮子的数量和形状都不那么真实了。破虹桥桥头的蹲兽也是一个看点。这个蹲兽的形状像狮子,像龙,像龙。它是什么形状?到了元代,这些宫殿的桥头有一种蹲兽,叫做妯娌。
比故宫还老的“活文物”长什么样?
沿着破虹桥往北走,就进入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林荫路。路两边的大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这里的很多绿植都是“活文物”。著名的树是十八塔。这十八座宝塔是明代种植的,最古老的一座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据高希介绍,最古老的古槐树已有600多岁,与故宫同龄,或在故宫建成前就已存在。同时其中有1200年的树龄,证明这18棵槐树应该是明朝初年到明清后期补植的。
故宫内,树龄超过100年的明清古树有400多棵,树龄超过300年的一级树有100多棵挂着红色铭牌。100年到300年之间,有300多棵带有绿色铭牌的二级古树。最粗的古槐树直径5米,高21米。这里之所以种18棵槐树,也是出自一个典故。
高希的介绍取自太宗十八学士去颍州的典故。象征十八圣贤与皇帝共治天下,这是十八淮的典故。在《说文解字》中,“怀”是一个怀旧的“怀”。君主期望远道而来的贤臣与他一起治理国家,这也体现了君主开明的含义。因此,自古以来,朝廷就种植槐树。
炎炎夏日,古人是如何实现“冰之自由”的?
清凉路线上不仅有展览、风景、古迹,还有很多咖啡馆、餐厅、文创书店供游客休息。已经成为网络名人打卡地的冰室咖啡馆就是其中一站。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是如何在炎炎夏日实现“冰的自由”的。
高希介绍说,中国古代人使用冰的时间很长。《诗经》里有一句诗说“凿冰,心满意足灵隐”。每年初冬,皇家滑冰队都要用凿子把冰凿成一尺见方、重约80公斤的冰块,运到故宫的冰库储存,供夏季使用。从西路的旅游路线看,你可以在左手边看到这些冰室。
据介绍,icehouse整个建筑高4米,墙体砌筑厚度2米,是为了隔热。每个冰室可以储存大约5000块冰。改造后可同时容纳近200名观众。
在故宫众多的文化创意餐饮产品中,冰室餐厅以万历捻线珐琅香头为原型的捻头冰棍深受游客喜爱。游客可以在夏天品尝冰棍消暑,同时在游览路线上寻找瑞兽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