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娘子”张平宜的凉山情缘

cafe8个月前默认756

  中新社成都3月30日电 题:“台湾娘子”张平宜的凉山情缘

  中新社记者 王鹏

  “凉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也想改变凉山孩子们的人生。”近日,在成都市一家烘焙店里,来自台湾的张平宜讲述着自己的过往。在她身后不远处,年轻的店长李一扬在制作咖啡,他正是一位来自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的彝族青年。

  张平宜是台湾云林人,曾是台湾《中国时报》记者。2000年,她前往四川越西县采访,被当地麻风病康复村——大营盘村的孩子触动,从此辞去记者工作,投身于教育公益事业。多年里,张平宜往返于台湾和四川之间,将筹得的善款投向大营盘村。曾经只有两间危房的教学点,变成后来的大营盘小学,再到如今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越西县大营盘学校。

  张平宜为凉山州越西县大营盘学校的孩子颁奖。 (受访者供图)

  2012年,张平宜获评“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台胞。颁奖词写道,“一只希望的青鸟,飞过海峡,落在大山中被遗忘的角落。”后来,她将自己的经历结集成书,名为《台湾娘子上凉山》。

  多年后,这位“台湾娘子”与凉山的情缘仍在继续。今年刚刚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她,是成都市温江区思乐玛塔烘焙厨房创办人。团队中有9人来自大营盘村,他们是被张平宜“改变了人生轨迹”的孩子。

  李一扬在8岁时便认识了“张阿姨”,他如今已30岁。“张阿姨是一个有趣又严肃的人,她会亲手给我们做吃的,陪我们玩,跟村子里的老人也能聊得很开心。但对于我们的学习她又要求很严格。”李一扬说,正是在张平宜的帮助下,自己走出了茫茫大山。

  如今,张平宜每年仍要多次上凉山。她说,脱贫之后的凉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营盘学校教学设备先进,绿草如茵,“我在学校的公益还会以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继续,我也会经常回到学校。但是这个阶段,我会重点关注孩子们从学校到步入社会就业的过程。”

  为给孩子们铺好步入社会的路,张平宜曾在山东青岛成立希望之翼职训基地,为大营盘学校的学生们提供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后来,这群孩子长大了,为了将教育与商业结合,她又来到成都市温江区,思乐玛塔烘焙厨房因此诞生。

  近日,张平宜在思乐玛塔烘焙厨房外修剪花草。  中新社记者 王鹏 摄

  “思乐玛塔”是从彝语音译过来的,意为“神仙的糖果”。“台湾的烘焙非常有名,我希望教给凉山孩子们一技之长。”张平宜说,她还致力于通过烘焙,让两岸文化实现交流,“来到店里,能品尝到台湾美食,也能了解凉山彝族的文化。”

  在思乐玛塔烘焙厨房,台湾凤梨酥用上了彝族文化元素的包装,咖啡杯也是彝族漆器的绚烂色彩。在张平宜的规划里,这里还要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基地。为此,她特别创立了一个小型艺术文创生活空间,将美食与非遗文创结合,不定期举行文化讲座,从彝族的漆器到台湾少数民族的编织,推动两岸非遗文化传统的对话。

  二十四年过去,皱纹已爬上张平宜的眼角,她笑着给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多年前,孩子们的作文里常常用“柳叶眉大眼睛”来形容她,最近她却看到有个孩子写道,“张阿姨真的好辛苦,已经徐娘半老,还在为我们奔波!”

  “或许我和凉山注定就有特别的情缘吧!现在想想,人生中最青春的岁月都与这片土地有关。”张平宜爽朗地笑了。她说,自己当然希望“思乐玛塔”能一直存在,“但也许有一天它不存在了,希望这些孩子们可以带着满满的技术,开启他们自己的未来。”(完)

相关文章

万千气象看云南丨来云南,沉浸式体验“这种生活”

  中国日报3月31日电(记者 郑朱翎)3月30日至31日,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作为系列活动之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沉浸式互动活动在昆明市“公园1903”举行。   活动现场...

有料青年|华东理工大学有个勤工助学集团公司

  在华东理工大学,有一个特殊的公司,它叫“华理勤工助学实业集团”。该集团旗下有11家门店,从老总到会计、收银员、进货员、搬运工、理货工都是华理在校学生,每年惠及在校生3000人次。这所高校的勤工助...

超14000公里!“最长直飞国际客运航线”架起中国拉美交往“新桥梁”

超14000公里!“最长直飞国际客运航线”架起中国拉美交往“新桥梁”

5月11日晚,首航航班CZ8031从深圳起飞,飞行约16小时,跨越14000多公里,抵达墨西哥城。这条航线非同寻常——它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国际直航客运航线,也是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唯一一条直达墨西哥乃至...

阅览室抢手!九成多受访者有在图书馆“充电”需求

阅览室抢手!九成多受访者有在图书馆“充电”需求

  近年来,不少城市加大了图书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随着年轻人学习热情日益提高,他们对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公共学习空间也有了更多期待。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

新业态、新模式、新活力 乡村与青年“双向奔赴”赋能乡村新经济

新业态、新模式、新活力 乡村与青年“双向奔赴”赋能乡村新经济

  央视网消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浙江安吉是我国首个生态县,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安吉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从2023年开始,安吉提出了“引进十万青年大学生”的目标,...

来贵阳,喝咖啡

来贵阳,喝咖啡

  8月29日,贵阳,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一款AI+咖啡大师机器人在冲泡咖啡。视觉中国供图   6月16日,在黑石咖啡馆的每周例会上,主理人雷鸣与店员复盘本周咖啡冲煮情况,并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