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消费亮点纷呈 彰显市场向好之势
作为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节日消费备受关注。这个“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热点不断,尤其是文化旅游消费明显升温。平台数据显示,中小城市甚至县城人气爆满,“国潮”游戏为假期增添新魅力。全国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5%,食堂订单量同比增长73%。
业内分析,从节日消费市场的热度和亮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向好趋势。未来,随着各地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健康消费、体育消费等新型消费场景的构建,将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支撑消费的持续恢复和扩大。
根据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延续火热势头,内部结构性变化开始显现。旅游下沉市场的发展势头值得关注。
“放假前,我和朋友制定了旅行计划,热门城市都人满为患。干脆租了辆车去了应县和浑源。当地的悬空寺空和木塔比预想的还要震撼,酒店和门票都订得好很多。”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告诉记者。
飞猪数据显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六盘水、阿里、嘉峪关等目的地的旅游预订量平均增速是去年的两倍。同程旅游数据也显示,东北、西部三线以下小城市酒店、景区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100%。
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王表示,旅游市场下沉的背后是中国旅游客源和目的地的多元化,以及旅游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构性变化。从需求端来看,消费者避免“从众”的心态更加明显。从供给侧看,高铁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了三四线与县域市场和中心城市的直接联系。与此同时,下沉市场的旅游供给也在不断提升。
此外,出入境旅游继续保持火热势头。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五一”期间,中国游客前往全球1035个城市,带动全球消费回暖,国际机票和酒店预订量创同期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入境旅游也明显回暖。携程《2024五一假期旅游总结》显示,五一假期,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05%。
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也带动了餐饮等更多生活服务业的增长。美团数据显示,5月1日至3日,全国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5%,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广州、重庆、杭州、武汉、Xi、长沙位列全国前十,全国食堂订单量同比增长73%。
很多人也选择在城市内及周边进行深度体验。在上海,蒙冲和萌娃已经空来到徐汇滨江“潮流夜生活”市场现场,在咖啡的香气中感受节日的轻松和欢乐。在Xi安,“国潮”游戏为节日增添了新的魅力,消费者在快闪市场欣赏到非遗花鼓敲背表演、国风舞蹈、Xi安民歌等表演。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记者表示,五一假期消费亮点很多,显示国内消费市场逐步回暖,信心增强。他进一步分析,假日消费市场的亮点不仅体现了假日旅游的回暖,也体现了消费模式的创新和多样化,凸显了消费需求的升级。
不过,业内分析也指出,市场供应需要进一步加强。携程研究院分析,节假日人气爆棚的同时,部分景区也存在接待能力不足等问题。随着旅游市场的下沉趋势和入境旅游的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质量受到更大的考验。
这也成为了政策的出发点。记者获悉,文化和旅游部将于近期发布《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管理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商务部表示,将突出融合创新,扩大新消费。引导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推动商旅文体与健康、场景创新的深度融合。北京世界首映节、上海体育消费节、郝伟云南美食节等一系列地方特色活动将陆续推出。
展望未来,洪勇对记者表示,相信随着新的消费场景的出现和供给的丰富,如健康消费和运动消费的兴起,预计消费市场将继续扩大和升级,为经济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