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春天丨热“雪”沸腾!要冻,更要动

cafe10个月前默认878

  还有不到一个月,北京冬奥会后国内首次举办的全国冬季项目大型体育赛事——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将在内蒙古开幕。

  洁白的赛场,希望在升腾,3700余名冰雪健儿将在此点燃激情,放飞梦想。

  做好“冰雪”文章,******念兹在兹。在他的亲自谋划、持续推动下,“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愿景成为现实,发展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国家速滑馆

  沿北京中轴线一路向北,空中俯瞰,国家速滑馆宛若冰刀在冰面上刻下的晶莹轨迹。它的另一个名称“冰丝带”,由此得名。

  自2018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桩,“冰丝带”的建设就志存高远——要建“最快的冰”。

  2022年1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一个月,******来到这里。在赛道边,工作人员向***介绍:“脚下是长120多公里的不锈钢管,钢管中流动的液态二氧化碳保证冰面温差不超过0.5摄氏度,所以能形成最完整、最均匀、最快速的冰。”

  有了科技的“加持”,北京冬奥会期间,10项冬奥会纪录、1项世界纪录在这里诞生。作为北京冬奥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冰丝带”自面向公众开放以来,迎来众多滑冰爱好者上冰体验。

△群众在“冰丝带”体验冰面上的“速度与激情”。

  曾经,“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把冰雪运动推广到关内,******一直惦念于心。

  2014年2月,俄罗斯索契。***主席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谈道:“如果冰雪项目能在关内推广,预计可以带动两三亿人参与,由此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

  △2017年1月23日,******在张家口云顶滑雪场同正在集训的国家滑雪队运动员及滑雪爱好者亲切交谈。

  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指出:“我们申办冬奥会的最大目的,就是在三亿人中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推动中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3.46亿!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举办让冰雪运动跨过山海关,走进全国各地,开启了中国乃至全球冰雪运动新时代。建设一大批优质的冰雪场地设施,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热情持续高涨……国际社会评价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盛况媲美冬奥金牌的含金量。

  冰雪运动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

  在湖北五峰国际滑雪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大众滑雪公开赛吸引了2000多人参加;在四川,“全民健身冰雪季”连续举办多年;在浙江温州,可容纳上千人的滑雪场,这个冬季“开板”便迎来了“开门红”……随着“南展西扩东进”步伐加快,冰雪运动画卷迤逦铺开。

  全国各地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赛事和活动,在冰天雪地里勾勒出一幅幅健康欢乐的活力图景。

  “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

  松花江上升起热气球、索菲亚大教堂常挂人造月亮、冻梨刺身摆盘……新年伊始,“掏心掏肺掏家底”的黑龙江哈尔滨让全国人民耳目一新。

  2016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寻找机遇、打造亮点、拓展优势,“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2023年9月,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依托东北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生物、大数据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冰雪经济和海洋经济。

△2024年1月15日,游客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感受冬日风情。

  “最北邮局”“最北供销社”“最北饺子馆”……我国大陆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成为不少游客打卡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这里是我国观测北极光最佳地点,素有“神州北极”的美誉。

  去年秋天,在村民史瑞娟的民宿小院,******同大家亲切交谈:“你们这里的优势是旅游,要把生态优势和地理优势结合起来。”

  △2023年9月6日,******在黑龙江漠河市北极村,同村民史瑞娟一家亲切交谈。

  如今,在野生浆果采集、寒地中药材种植以及寒地试车等产业带动下,北极村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

  “冷资源”与“热经济”,是******常讲的命题。

  “白雪换白银换来了吗?”2015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问道。

△2023年12月17日,吉林抚松县松江河镇,长白山西坡为大雪覆盖,景色如画。

  白雪,说的是吉林的冰雪资源;白银,指的则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吉林积极探索将“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把做大做强冰雪产业作为引领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决胜之招,将发展冰雪经济、建设冰雪强省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升级的突破口。

  冰上拔河、雪地足球等一项项趣味运动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到内蒙古体验;在山东,一场大雪让烟台、威海成功“出圈”,游客或在海边咖啡馆观赏落地窗前的皑皑白雪,或漫步在挂满冰凌的木桥之上……多地对冰雪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带动了冰雪经济良好发展。

  据预测,2024年至2025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将达7200亿元。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冰雪产业,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冰雪产业,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区以冰雪为特色——冰雪产业,大放异彩。

  “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吉祥物“滨滨”和“妮妮”

  1月11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口号、会徽、吉祥物发布。以2023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小东北虎为原型设计的“滨滨”和“妮妮”,成为将于2025年初在哈尔滨举办的亚冬会的吉祥物。

  如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一样,“滨滨”和“妮妮”也融入了冬季冰雪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等元素,深受人们喜爱。

  ******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指出:“要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靓丽名片。”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外形如中国古代象征吉祥的如意,又名“雪如意”。

  北京冬奥会上很多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为盛会烙上流光溢彩的文化印记。

  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篆刻和汉字巧妙融合,灵动飘逸的冬奥会徽应运而生;冬奥奖牌宛如同心圆玉璧,冰雪纹和祥云纹镌刻其间,东方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方寸之间相映生辉……于历史深处探寻、从传统中汲取滋养,北京冬奥交融中国文化,激发出令人赞叹的“中国式浪漫”。

△北京冬奥会上,女子冰球门将周嘉鹰穿着中国龙护具。

  2022年4月,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充分挖掘利用北京冬奥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

  因北京冬奥会而驰名中外的延庆热“雪”沸腾:白天玩冰嬉雪,夜晚赏灯泡温泉,成了市民、游客来此游玩的新“标配”;

  内蒙古乌梁素海,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其冬季的捕鱼活动不仅是生计,更成为了一种文化展示;

  吉林查干湖迄今仍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最原始的捕鱼方式,人工凿冰、马拉绞盘、冰下走网,传统的渔猎文化在当下焕发新魅力;

  主塔“冰雪之冠”气势恢宏、“冰心筑梦”典雅大气、“童话王国”文艺浪漫、“穿越城堡”梦幻迷人……美不胜收的景观让人流连忘返,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荣膺“2024年冰雪文化十佳案例”。

△2024年1月12日,各地游客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冰雪大世界打卡。

  去年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殷殷期许:“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面对冰雪这一大自然的馈赠,各地大胆创新,让冰雪“冷资源”与旅游、文化、休闲等产业深度融合,持续释放推动经济发展的“热动能”,努力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对冰雪旅游的向往、对冰雪文化的热爱延续。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杨彩云

  视觉丨江雨航

相关文章

文化中国行|这个秋天,去黄山开启一场美食文化之旅

文化中国行|这个秋天,去黄山开启一场美食文化之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欢度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丰富国庆假期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文化和旅游部遴选推出85条“人间有味 自在乡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带游客品乡土特色...

2.5万亿元、9.8万亿元,拔节生长!地方特色产业优势“百花齐放”

2.5万亿元、9.8万亿元,拔节生长!地方特色产业优势“百花齐放”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6月4日,我国发布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包括云南小粒咖啡、西湖龙井茶等39个重点培育对象。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首...

老街区里潮流新|安徽:管仲老街,古韵新姿

老街区里潮流新|安徽:管仲老街,古韵新姿

  央广网阜阳12月13日消息(记者张琳琳)行走在安徽颍上,总能与“管仲”不期而遇:管仲大道、管仲广场、管仲老街、管仲公园、管鲍祠……穿过历史长河,这位名垂青史的春秋名相还依然“活跃”在2700多年...

大学生研究大学生:我们为什么熬夜

大学生研究大学生:我们为什么熬夜

【/h/]你属于哪种熬夜类型?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h/]一提起大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一帆立刻回忆起无数个熬夜的疯狂夜晚:一天的学习结束后,他会从晚上9点排练到凌晨1点,“一些...

“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空间”揭牌 “无障碍·好设计”公益活动走进前门

“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空间”揭牌 “无障碍·好设计”公益活动走进前门

【/h/]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日电(记者岳洋通讯员罗燕)近日,中国首家无障碍咖啡聚集地“那加树咖啡”正式“落户”大栅栏街道三井胡同,“大栅栏街道残疾人就业创业援助空室”同步揭牌【/h/]与普通咖啡厅不...

多国宾客讲述心中的进博会

多国宾客讲述心中的进博会

  11月4日拍摄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场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外景。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新华社上海11月12日电 题:多国宾客讲述心中的进博会   新华社记者翟翔、黄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