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村里的“青年之家” 老中青三代都爱打卡

cafe1年前默认1384

在浙江省长兴县小浦镇小浦村,有一家三代人都喜欢的网络名人咖啡店。清明小长假,很多人来这里打卡。

这是90后返乡青年程妮经营的“弄堂公社”。“这个村庄是本地的,咖啡是外国的。为什么村里的咖啡店这么受欢迎?”不久前,带着好奇,记者走进了这个“弄堂公社”。

“青年之家”由团市委评选

香香公社所在的小铺镇巴度村,被誉为“中国古银杏走廊”。当我第一次见到程妮时,这位衣着光鲜的90后青年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亲青春爱”交流活动做准备。“这次活动是头兴县委组织的,我们提供场地,100多人会参加。”

这已经不是“香香公社”第一次举办团拜活动了。“‘香香公社’不仅仅是一个小咖啡馆,更是兴县委负责人的‘青年之家’阵地。”程妮介绍,“香香公社”共承办了2期专题课程,组织了1次各种主题的团日,5次以“幸福少年”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香香公社成立之初,我就有一个想法,要把它打造成青年教育实践的阵地或基地。”2023年10月,代表团团长兴县委与联系,提出在“巷弄公社”给社员们上一堂主题团课,与的想法不谋而合。

在兴县委负责人的支持下,小浦镇“香香公社”社员思想教育阵地很快落地。现在,“香香公社”做咖啡,组内组织活动,程妮对帮助开展青年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一方面,我想通过独特的复古风格吸引年轻人打卡开展活动,通过内部的陈设实现集团理论知识的灵活自发传播;另一方面,我想继续联合承办高校寒暑假实践活动、少先队校外活动、青年企业家沙龙等。”在程妮看来,“香香公社”可以在凝聚和服务青年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它卖的不止是咖啡。

“香香公社”是一家独具魅力的咖啡馆。“香香公社”屋外,一排“二八大杠”整齐地摆在两棵百年银杏树旁;房间里除了七十年代的西湖牌收音机,旁边的桌子上放着大家熟悉的“铜板机”和萨克斯。即使是90后、00后,在旧柜子里也能找到“南京盐水鸭”、“无花果”等童年记忆。

“别看现在周围的环境,很大气。其实一开始门口的路基本都是坑坑洼洼的,周边基础设施条件特别差。”程妮向记者介绍。

“这个380平米的区域以前是废弃的厂房。”一个偶然的机会,程妮发现了这里。

2016年大学毕业后,程妮选择留在湖州市。几经波折,直到2022年,他决定回老家,想真正在长兴县定居。

作为一个老木匠的父亲,很难理解程妮的选择和决定。“他觉得终于培养了我,送我出国留学。他应该找个更好的工作。”程妮说。

“长兴县这几年发展的越来越好。如果利用好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即使回到家乡也能获得价值感。”程妮最终说服了他的父亲。

“在我看来,这么大的场地有无限的可能性。我想以我在环境艺术方面的专业基础,打造一个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多元化空房间。”

“布局、选址、定位,一切都在计划中稳步推进。”2023年9月28日,程妮的“巷来公社”开张营业。“这个空房间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无论哪一代人来咖啡馆,都不违背和平。”程妮想把“小巷公社”变成一个不同的咖啡店,“在那里,咖啡将成为一种附属品”。

“经常会有嘉宾站在这个展览墙前驻足讨论。”程妮指着门口的电视展览墙说,“展览墙由120台不同品牌的电视组成,都是我们开车去北方旧货市场时挑选的”。

被“圈”的不只是年轻人

打开小红书,搜索程妮的《巷弄公社》。有很多相关的推文,博主把它放在“必打卡”点之一。

“虽然现在店里都是年轻人,但平时来这里的老人也不少。”程妮告诉记者,不久前,一位上海老大爷骑着自行车专程从附近的民宿打卡过来。

去年“香香公社”刚开业的时候,让程妮没想到的是,第一批光顾咖啡馆的都是中老年人。

“当时周围的村民注意到门口的墙绘标语,以为这是供销社,就拿着自己的旧物过来问能不能回收。”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由于早期的创业经历,程妮敏锐地捕捉到了不同的需求和潜在的消费群体。

“香香公社本来就是适合不同年龄段顾客的咖啡馆,可以留住年轻人,也可以留住老年人。”面对这些被旧物吸引的“老顾客”,咖啡馆敞开了欢迎的大门。“我们不仅回收,还主动为他们泡一杯咖啡,泡一壶茶作为礼物。”

“慢慢的,大家发现这里的环境和其他咖啡馆不一样,年纪大的人也能接受。大家会时不时过来聊天打牌。”程妮说。

针对这一群体的需求,“香香公社”的年轻人进一步调整了饮料的种类。“根据中老年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我们添加了不含咖啡的谷物饮料,并添加了南瓜、银耳和芝麻。”

前段时间,“香香公社”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小浦林场的退休职工。他们从林场出去的时候,听说村里有个外国咖啡馆,想回来看看。”吴是的合伙人。在他看来,小浦镇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在这里开一家乡村咖啡馆,特别有意义。"来这里的人喝着咖啡,谈论着对村庄的怀念。"

在村里开咖啡店如何生存,还是首要问题。在咖啡中,程妮心中的目标越来越清晰。“未来,我们将继续细化运营策略,探索更多消费场景,尽可能地进一步激活乡村咖啡馆的活力。”

实习生边徐良中青日报中青网记者周边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死生之间

死生之间

  编者的话   死亡是一种结束,重生却不一定是新的开始。本期,两位理工科女博士从不同的视角讲述死亡与重生,蕴含的却是同一种暖,同一种人性的光辉。   欢迎把你的作品发给“五月”(v_zhou@s...

人的一生为何有两次“断崖式”衰老?

  【今日视点】   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突然间就觉得自己老了。实际上,这种感受并非错觉,或许正是身体内部深刻变化的真实写照,医学数据与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自然·衰老》杂志最新报道...

了不起的青春小店|南京文化“小店计划”拉动文旅消费6655万元

  顾明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超   在2023年12月22日举行的南京市第十一届文化产业“金梧桐奖”颁奖典礼上,“最美文化小店”“最美小店主理人”正式公布,6个类别18家小店获得“最美文化小店”...

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体验“未来科技” 智能生活触手可及

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体验“未来科技” 智能生活触手可及

  3月27日至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这场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科技盛会,未来感满满。   AI智能问诊、机器人“配送员”配送咖啡、与机器人“搭子”一起下棋…...

喝奶茶,怎么辨别“科技与狠活”?(服务窗·读懂食品添加剂)

  奶茶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奶茶里的食品添加剂?如何科学饮用奶茶?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副院长陈世奇。   2月8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进博会吸引拉美企业积极参与——“在中国发现更多机遇、获得更大发展”(环球热点)

进博会吸引拉美企业积极参与——“在中国发现更多机遇、获得更大发展”(环球热点)

  在第七届进博会上,秘鲁展商阿曼达正在向中国观众介绍产品。   本报记者 高 乔摄   第七届进博会巴西国家馆。   本报记者 高 乔摄   跨越半个地球,飞行20多小时,从拉美到中国,从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