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之路越走越宽广(一线调研)
【/h/]图①:学校体育课“搬到”滑雪场。
【/h/]图②:大众滑雪比赛与“专业模式”的对比。
【/h/]图③:游客在将军山滑雪场滑雪。
【/h/]阿勒塔克·买合汗摄(影像中国)
【/h/]图④:斯兰贝克·沙阿和石在制作毛皮滑雪板。
【/h/]本报记者李洋摄
【/h/]图⑤:皮草单板滑雪比赛散发魅力。
【/h/]以上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阿勒泰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h/]核心阅读
【/h/]近年来,新疆阿勒泰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投资建设了10个滑雪场,建成21个滑冰场(馆),带动了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提档升级。
【/h/]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位于北纬45-47度滑雪黄金纬度带。这里的滑雪场以雪期长、雪质高、雪道落差大而受到滑雪爱好者的青睐。
【/h/]冬天开车,一路下雪。近年来,阿勒泰成为滑雪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面对机遇,当地不断丰富冰雪产业,让“冷资源”加速释放“热效应”,擦亮阿勒泰冰雪经济的金字招牌。
【/h/]一场接一场的比赛
【/h/]激发运动热情
【/h/]阿尔泰山绵延2000公里,斜跨中国、蒙古、俄罗斯联邦和哈萨克斯坦。几天前,来自这四个国家的150多名运动员齐聚阿勒泰,参加首届环阿尔泰山冬季运动会。
【/h/]在福海县冰上运动中心,花样滑冰运动员动作优美流畅,引来阵阵掌声。在几十公里外的阿勒泰市将军山滑雪场,高山滑雪爱好者从山顶飞流而下。
【/h/]赛场上,运动员们相互鼓励,频频刷新自己的最好成绩;赛场外,他们品尝特色美食,体验互动游戏,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h/]“没想到能站上最高领奖台!我第一次来阿勒泰时,就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的美景和当地人的热情好客!”在获得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冠军后,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雅娜·梅里尔已经开始期待下次能来参赛。
【/h/]优质赛事的成功举办,生动体现了阿勒泰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从全国滑雪登山锦标赛到新疆热雪节热雪之旅,阿勒泰每年举办50多项赛事。
【/h/]“这些优秀的体育赛事进一步提升了阿勒泰地区的冰雪经济吸引力,在选拔培养冰雪运动后备人才、促进群众冰雪健身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阿勒泰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德利达·纳比说,现在来自国家队和各省区市的近20支滑雪队在阿勒泰集训,冰雪赛事的撬动作用日益明显。
【/h/]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靠耀眼的“金字塔尖”,更要靠坚实的“金字塔底”。近年来,阿勒泰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群众冰雪运动的措施,为群众参与冰雪运动创造了条件:当地群众到滑雪场滑雪可享受6折优惠;中小学生体育课“搬到”冰场,校园冰雪运动覆盖率达100%...2023年,阿勒泰市参加冰雪运动的学生达7万人、25万人。
【/h/]过去的雪原
【/h/]反映工业发展
【/h/]在雪季,阿勒泰的交通更加繁忙:在北京、广州和Xi安有频繁的直飞航班和滑雪包机;旅游专线列车行驶在茫茫雪原;在市区,直通火车在雪原随处可见,甚至出租车的顶部也装有滑雪板架。
【/h/]早上,当太阳升起时,将军山滑雪场的雪道上已经有了许多雪友:滑雪者滑出美丽的弧线,初学者努力练习更换雪板,家长带着孩子边滑边玩...人们可以在这里玩得开心,不管他们的水平如何。
【/h/]“我来这里的原因是雪的质量好。我滑完了所有的雪道。”来到阿勒泰才六天。来自广东深圳的雪友毛宁对这个地方非常着迷。为此,她特意买了一张“泰滑卡”,在将军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等地的滑雪场滑了一把。“我将打卡所有这些滑雪场,并尝试解锁几个新动作。”
【/h/]将军山滑雪场是位于市区的高山滑雪场。在这个雪季,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雪原的负责人石志强忙得不可开交。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将军山滑雪场的雪道增加到72条,配备了8条缆车和8条“魔毯”。
【/h/]为了提升滑雪爱好者的滑雪体验,滑雪场在配套服务上下足了功夫——推出下午至晚上11点顺畅滑行的套票;雪原馆引入了许多一线品牌滑雪店和打蜡修理店;开发新项目,如雪地摩托和雪圈...据石志强介绍,雪原日均客流量约为5000人次。
【/h/]傍晚时分,夕阳将步道镀上了金色,一场“日落派对”刚刚开始。在日落观赏点,身着各式雪服的雪友和游客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笑声不断。“夕阳晚会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点击量超过1亿。”毛宁说。
【/h/]现在在阿勒泰,受欢迎的不仅仅是将军山。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投资建设了10个滑雪场,建成21个滑冰场(健身房),带动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提档升级。
【/h/]阿勒泰吸引着滑雪爱好者的目光,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冰雪产业版图”:冰雪运动、冰雪体验、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冰雪休闲度假...一个个产业蓬勃发展,阿勒泰尝到了冰雪产业发展的甜头。
一双滑雪板
【/h/]讲冰雪故事
【/h/]在阿勒泰,滑雪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在阿勒泰市敦德布拉克洞穴的岩画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早在一万年前,当地先民就已经在滑雪板上旅行和狩猎了。
【/h/]离开敦德布拉克洞穴,驱车近一小时到达光栅乡。69岁的斯兰贝克·沙阿和施带着儿子胡安·希贝克·斯兰贝克在车间里制作毛皮滑雪板。
【/h/]毛皮滑雪板由桦木、白松和马前腿的毛皮制成,上坡时毛皮反过来,摩擦力更大;下坡时,平稳顺畅。“在冬天,有时雪有两米厚,马无法行走,但人们可以在毛皮滑雪板上旅行。”胡安·希贝克·斯兰贝克介绍。
【/h/]据报道,制作毛皮滑雪板有10道工序,从选材、切板、钻孔、挖沟、打蜡和抛光,每个环节都需要手工完成。制作一副滑雪板大约需要一周时间。与工业流水线生产的现代滑雪板相比,这些毛皮滑雪板凝聚了艺术家的匠心。
【/h/]车间的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工具。胡安·希贝克·斯兰贝克15岁时跟随父亲学习这项技能。起初,他甚至不能很好地掌握尺寸,他不小心打破了桦木板。凭着热爱和坚持,他现在制作的毛皮滑雪板和父亲一样好。
【/h/]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冰雪运动的种子在各地播撒。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阿勒泰滑雪,毛皮滑雪板也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h/]“一副滑雪板能卖到1000多元。今年冬天,我们做了60多双,大部分都卖出去了。”Juan Shibek斯兰贝克介绍,毛皮滑雪板可以根据客户的身高进行定制。
【/h/]从传统狩猎旅行工具到运动装备,再到旅游热销产品,毛皮滑雪板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成为阿勒泰冰雪文化的一张名片。
【/h/]“近年来,阿勒泰的冰雪旅游越来越受欢迎,还举办了毛皮滑雪板比赛。”Juan Shibek Slanbeck介绍,他还开发了一款手掌大小的迷你滑雪板,非常受游客欢迎,可以亲自体验制作过程。
【/h/]易家民宿
【/h/]为美好生活增添色彩
【/h/]现年48岁的童经营过一家运输公司和一家工厂。看到来阿勒泰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他有了新的想法。去年年底,他和朋友在鹤河上开了一家民宿。
【/h/]记者采访时,童·云强正在吧台为客人煮咖啡。旁边的架子上,五颜六色的滑雪板格外显眼。这是他家民宿的特色,也是生意红火的重要原因。酒店提供滑雪板寄存服务,客人可以在离开前将滑雪板送到商店。游客往返机场并在雪原滑雪,酒店还将安排汽车接送。“冰雪为阿勒泰带来机遇和实实在在的利益。”童云强深有感触。
【/h/]B&B有56间风格各异的客房。游客经常一次入住三到五天,房间入住率超过80%。当雪季结束时,童云强还会向客人介绍其他民宿。
【/h/]交谈间,一对来自湖北武汉的情侣来到酒吧。在阿勒泰的五天里,他们结交了朋友,享受了滑雪的乐趣,并驱车前往乌伦古湖参加冬季捕鱼节。
【/h/]如何做大做强“冰雪Plus”?阿勒泰地区花了不少心思:“滑雪+音乐节”“滑雪+美食”“滑雪+民俗”等新业态不断推出,阿勒泰的冬天越来越“热”。
【/h/]像佟一样,越来越多的阿勒泰人吃上了“冰雪饭”。许多人成为了滑雪技术高超的滑雪教练,许多年轻人成为了摄影师和咖啡师。据阿勒泰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统计,2023年,阿勒泰旅游业直接带动就业3.98万人。
【/h/]曾经寂静的村庄变得热闹起来,许多人从“冬闲”变成了“冬忙”。“大家的钱袋子鼓鼓的,日子红红火火,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热情!”童云强说。
【/h/]本期统筹:高吉
【/h/]版式设计:张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