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老街区的古都新事
本报记者陈路阳
春夏之交,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边,游人如织。在这个“五一”假期,钟鼓楼推出了“我在鼓楼”生活节,游客可以在悠扬的民乐和独特的无形体验中,感受历史与潮流的碰撞与交融。鼓楼东街等周边街巷也成为热门打卡地。人们漫步、骑行,青砖灰瓦、树影婆娑的老城区尽收眼底。
《暮鼓晨钟》开启时间之旅。
假期的钟鼓楼景区很热闹。5月3日下午4时,伴随着鼓声,游客们爬上楼梯,观看激动人心的鼓乐表演,远眺北京中轴线的壮丽景色。
“在鼓楼听一场鼓乐表演,让人感受到历史带来的直接震撼。”趁着小长假,广州游客王先生带着家人来到北京游玩。他特意选择了鼓楼作为必游景点。“没想到不仅能看、能听,还能体验,挺新奇的。”让王先生惊喜的是一楼的“时间故事”数字艺术展。
步入展厅,一场“时光旅行”开始了。鼓楼的票孔里挂着虚拟的鼓和永乐大钟。游客只需敲击屏幕前的按钮就可以听鼓声,甚至可以成为鼓手,表演一段击鼓时间。深入券洞,体验撞钟的游客排起了长队。只需双手持铃杵,击打光影投射的巨钟,钟声立刻响彻整个展厅。
不一会儿,整个展厅漆黑一片,一场身临其境的灯光秀上演了。关于钟鼓楼和中轴线的传统文化元素被一一投射在墙上。“多美啊!这个节目不仅让我看到了现在的鼓楼,还参观了历史上的鼓楼。”一名游客说。
在生活节上体验“最好的北京”
钟鼓楼下,巍峨的古建筑成为镜头中最美的背景,“我在鼓楼”生活节在假期精彩上演。
白天,这里有热闹的民族文化创意市场,摆件、香氛、手工制作...各种让游客目不暇接的小摊。在一个摆满漆扇的摊位前,三名游客正在亲身体验非遗漆扇的制作过程。“我想把这把漆扇带给家乡的朋友,因为这是我自己做的,绝对独一无二。”游客秦女士说。
夜晚的鼓楼是别样的风情。“我连续来了三天,每天都不一样,很有意思。”家住东城的市民刘女士听说假期有生活节,欣然前往。京剧和蓝调音乐交融,昆曲和爵士音乐结合,皮影戏和民谣结合,复古露天电影上映...在轻柔的晚风中,人们坐在台阶上,聆听艺术的声音。
一百年前,北京鼓楼被辟为“京兆普及教育馆”,附设电影院。如今,当经典电影《天书·奇谭》再次上映时,仿佛唤醒了那些沉睡的旧时光。“真的感觉回到了童年。”刘女士觉得“最北京”的文化体验在钟鼓楼。
走在街区,一景一故事
钟鼓楼景区的热闹一直延续到周边街区。
沿着鼓楼东街向东走,一个写着“鼓楼花园”三个大字的牌匾高高挂起。“自从去年重新开业后,没事就喜欢邀请朋友来这里看鼓楼和夕阳。”北京女孩胡琳说,当她登上观景台时,红墙灰瓦的鼓楼和灰墙绿瓦的钟楼尽收眼底。
这个“五一”假期,鼓楼花园更加热闹,老金记、德和斋、八旗烧烤、门框胡同百年红烧等京味餐馆座无虚席。“今年的‘五一’是我们开业以来客流量最大的一个节日。”一位餐厅店员告诉记者。
出了鼓楼花园,往回向西拐,走到鼓楼西街。建于元代的鼓楼西街是北京最古老的斜街之一。经过多年的改造提升,如今的老街是一景一景一景一个故事。
在鼓楼西大街小宝湾胡同,放假前两天,鼓楼西剧场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作品《大相会》,由18位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北京人表演。大胆前卫的表演诠释了包容的力量;鼓楼西街与老鼓楼街的交汇处,由杂院改造而成的古曦33号院,与旧共存,成为集创意咖啡、新餐饮、文化市场于一体的创新空空间。
“万万没想到北京钟鼓楼是这样的!”远道而来的年轻人在这里享受着街韵,听着故事,每一砖一瓦都藏着老北京温暖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