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让村民端稳“长城饭碗”
【/h/]对于长城沿线的村民来说,长城不仅是保护的对象,也是他们“吃生态饭、发家致富”的关键。对于如何稳住“长城饭碗”,北京市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技能培训、人才招聘等领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成长可能。
刘女士是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霞村的一名家庭佣工。接待游客、陪游客登长城、游石峡是她的日常工作。随着村里餐饮住宿业的完善,游客越来越多。如何更好地宣传长城文化,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刘女士的一大难题。在迷茫之际,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鹊桥培训”及时为刘女士完成了“充电”。
【/h/]“我参加了户外运动教练的培训。老师讲解的帐篷组装和打结技巧对我特别有用。当我带我的客人爬山时,我可以向他们解释户外材料和安全防护的知识和技能。一提到这些内容,好像我就专业多了,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和客人交流。”她说。
【/h/]据了解,延庆区“鹊桥培训”是针对长城沿线劳务人员的一次以“吃、住、行、游”为重点的免费培训,旨在帮助村民提升职业技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近年来,培训服务了八达岭吕雯集团等36家企业,开展长城保护员、长城讲解员、家政员、户外运动教练等18个专业岗位培训4359人次,发放补贴414.67万元。
【/h/]一边忙着训练,一边寻找人才。石光长城精品B&B位于石霞关长城脚下。公司依托丰富的长城资源,以发展餐饮和住宿为基础,开发了石光咖啡、石光长城文化书店等新业态。新产业模块的布局给企业造成了“用工荒”。为帮助企业招到合适的员工,促进长城沿线村庄民宿产业发展,延庆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安排了企业服务专员,以“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目前,石光长城精品B&B已参加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现场招聘活动5次,空空缺职位得到及时补充。
【/h/]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设置乡村振兴助理岗位是为基层输送和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举措。延庆区已连续18年聘请2452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支农工作,其中135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在长城沿线服务,辛彤就是其中之一。辛彤毕业于北京城市学院,她已经在八达岭镇石霞村工作了三年。依托村里的生态资源和长城文化资源,她帮助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体育赛事、民俗表演等。脚下的围棋“兔子”长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游览,同时带动了村里酒店、餐饮等产业的经济收入。
【/h/]居住在长城脚下的居民也从一系列措施中受益。“我是石霞村的本地人。现在我正在清扫我们村到邦水峪的道路,既保护了我们长城的环境,又有了稳定的收入。”石霞村村民谢东平是一名低保户。2018年,他被招聘为这个乡镇的公共设施维护员,从事公路卫生维护工作。在过去的六年里,她一直在石霞村及其周围的街道和小巷中奔走,用双手为当地带来清洁。
【/h/]面对想就近就业、难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乡镇街道对接,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近年来,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与八达岭镇对接,开发公共设施维护员、劳动保障协管员、养老助残员等社会公益性岗位62个,安置城乡就业困难人员53人。
【/h/]在“送岗下乡”招聘活动中,41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021个,104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受理八达岭镇254家企业1084人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申请,共拨付岗位补贴363.6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076.01万元;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推荐等就业服务598项,帮助595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31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保险...为了稳定村民的“长城饭碗”,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长城沿线城乡劳动力增加就业。
【/h/]本报北京5月20日电
【/h/]中青报王忠清记者胡宁实习生贾新阳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