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cafe1年前默认524

【/h/]日前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对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也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全行业信心满怀、热情高涨,锚定旅游强国建设目标,坚持创新发展、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全力以赴肩负起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使命担当。

【/h/]守正创新科技助力。

【/h/]以光影为画笔,以夜晚为画卷,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将二十四节气以光影道路的形式呈现,让科技感十足的光影颗粒在北京的虚拟地标建筑上跳跃...5月20日,一场数字艺术嘉年华在北京数字艺术公园开幕,带游客领略夜间旅行的梦幻与精彩。如今,夜间旅行越来越受欢迎,一批有价值、有内涵的产品依靠挖掘文化资源、运用科技手段,让“诗和远方”在夜间不断拓展空。

【/h/]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独特、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源远流长、光彩夺目的人文资源是中国发展旅游业的基本优势。旅游业的未来需要保持正气,绿水青山、优秀文化等都是需要好好守护、传承和挖掘的宝贵财富;还需要创新,不断以新产品、新业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h/]北京外国语大学旅游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邓宁认为,“新”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互联网催生新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供需对接效率;二是用科技赋能旅游产品,打造超越物理景观甚至纯虚拟场景的虚实结合场景,让游客体验并加深对目的地文化的理解。

【/h/]科技是助力旅游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建议,加快5G、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鼓励旅游企业将科技创新与旅游产品和服务设计相结合,不断拓展科技应用场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

【/h/]提高质量和效率以改善体验

【/h/]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旅游消费多元化、个性化趋势,各类旅游资源潜力不断释放,旅游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一方面,中国已建成1.57万个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旅游景区339个,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有854个。邮轮旅游、海洋旅游、休闲娱乐旅游等一大批多元化业态涌现,人们的出行选择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中国加快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成旅游服务中心3500多个,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5万座,不断完善旅游便民设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出行体验。

【/h/]虽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盘”越来越稳,但从供给看,随着旅游需求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旅游业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面临着提质增效的挑战。

【/h/]如何合理开发有限的旅游资源,打造更多的旅游名品?宋瑞指出,当前市场对“小而美”的精品旅游项目充满期待,正在推动旅游投资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此背景下,旅游投资项目将更加注重项目本身的质量和可持续运营能力。此外,旅游投资的精细化更有利于将资金和资源集中到真正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新兴业态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h/]提高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降低旅游企业成本、提升游客体验也是旅游业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去年,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首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例如,在江苏花果山景区,项目通过5G紧急终端呼叫、5G-IP无线调度系统、5G智能停车诱导系统、5G直播游览、AR游览、云共享等创新场景,间接减少景区管理人员526人,年均节约成本超3500万元。经评估测算,30个试点项目综合管理成本平均下降约15%。

【/h/]整合和发展创新业态

【/h/]在广东佛山,《千年之恋》的演出为周边的玉耕岳云文化旅游公园、南湾森林生态园等景区带来了大量游客。在湖北武汉,多维体验剧《尹稚好》今年春节期间连演两场,接待人数大幅增加...据测算,今年一季度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演出4.06万场,同比增长48.86%;其中票房收入为31.44亿元,同比增长37.89%;观演人数2254.71万人次,同比增长39.55%。

【/h/]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展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正在叠加更丰富的选择,以及看演出+观光、民宿+非遗、书店+咖啡馆的“乘数效应”...完全显示出来。

【/h/]“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旅游与文化息息相关、高度契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史美玉表示,非遗类别复杂,不同类别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衔接点和连接点差异较大。我们必须根据不同非遗项目的特点,守正创新,找出适合旅游融合的方式、路径和模式,实现融合效益最大化。

【/h/]旅游不仅可以叠加文化,还可以基于与许多行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旅游+”“旅游+”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不断扩大。如今,村夜、村巴、表演、比赛和影视剧都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h/]宋瑞认为,要积极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体育、游憩、生态、农业、交通等诸多产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空间、新元素、新内容、新产品,实现旅游产品从单一形态向复合形态的高质量、深层次转变。

【/h/]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教授陈楠表示,各地要结合本地旅游资源,开发影视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新产品,构建高品质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不断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经济日报记者张学)

相关文章

马鞍山共青团:融入长三角引导青春筑梦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的马鞍山创客+文创园里,一座名为“迦零茶集”的500平方米庭院式茶空间吸引年轻人打卡、交流。这是90后返乡青年刘玺寅和妻子张灵君创业7年的心血,二人一方面调制特调饮品,另一...

聆听2024丨听,开放的脚步

聆听2024丨听,开放的脚步

  12月16日,广西北海码头上,2024年第100万个标箱被稳稳吊装到货轮上。这是北部湾港北海码头有限公司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标箱大关。   12月16日,在广西北海码头,2024年第10...

热雪阿勒泰

热雪阿勒泰

  古老和现代,素白和艳丽,极寒和火热,天赐和人为,当这些正反面同框同场、相得益彰、彼此成就,这样的阿勒泰,你不得不爱。   而这一切,皆源于雪。   哈萨克人说,马和冬不拉是哈萨克的翅膀;滑雪爱好...

全球文明倡议国际青年讲堂活动举行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璐璐 记者 陈凤莉)8月12日联合国国际青年日当天,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支持、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主办的全球文明倡议国际青年讲堂在京举行。该活动以“汇聚青春力量...

浙江金华实施青年农创客培育支持计划 乡村沃野 青年农创客起新潮

  近年来,大批青年主动投身乡村振兴,返乡创业就业。在浙江省金华市,创客们凭借互联网思维和电商平台,将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依托乡村资源,打造民宿与休闲项目,带动乡村周边经济,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越旅游双向奔赴 两国游客越走越亲

中越旅游双向奔赴 两国游客越走越亲

  中新社云南文山9月13日电 (记者 韩帅南)“前几天我在云南丽江旅游时,刚好碰上当地开展民谣演出活动,中国民谣可真好听!”近日,刚刚结束中国云南之旅的越南女孩陈秋玲,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兴奋地告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