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消费的“青春进化”延伸链条、释放活力 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动力足
央视网消息:“进化”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的渐变过程。目前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处于这样一个过程中。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达到73.7%,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从这样的数据中可以感受到。
另一方面,消费也直接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季度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达到43.3%,比2023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对消费的贡献率不断扩大。整个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速达到10%,比商品零售额增速高6个百分点。
春熙路百年“青春进化”
如今,消费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日常的温饱。冬天追冰雪,春天追鲜花,随着季节流动的足迹背后,是人们消费观念和习惯的变化。人们更愿意为好的服务、好的风景、好的精神享受买单。在强调个性和多元的时代,消费供给如何跟上,甚至引领消费新需求,最终激发潜在消费?“春暖花开,繁华似锦”,春熙路是成都第一条以“路”命名的街道,开创了成都多种商业模式,开启了成都商业繁荣之路。2024年,恰逢春熙路“开街”百年。它将如何继续保持活力?
走进成都春熙路商圈,记者看到一些大型商场已经关门。“旺铺出租”、“改造升级”等字样格外醒目,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百年春熙路见证了曾经繁华的商业,但也面临着消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如何在春熙路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
目前,城市商圈的商场已经从对供应资源的争夺转向了对服务资源的争夺。虽然街上挤满了乘客,但商场里的乘客并不多。但是,店里的销售人员一点也没闲着。无论是卖衣服还是卖美妆,一个支架,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打开了百货零售的另一个世界。
网络直播的好处弥补了客流的不足,而消费者对购物有了更多不同的需求。
体验,这是春熙路百货最重要的。这个商场把原来的两层服装店拆了,改造成成都最大的沉浸式元宇宙体验空室。
现在,越来越多不同业态的场景从全国各地“涌向”春熙路商圈,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空间不够,当地政府对广场空的位置进行了优化调整,提高了使用效率,pop-up shop的更新频率更高。
2024年2月27日,《加快成都成为国际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多项措施支持春熙路商圈等商圈打造千亿商圈。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春熙路商圈客流量达5958.3万人次,同比增长2.9%;成交额达270.7亿元,同比增长3.4%。一条百年春熙路正在重新孕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多元化消费空房内新体验。
当消费不再只是“买买买”的时候,如何塑造新的消费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不断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
登岛“打卡”拍照,这个春天,在成都天府新区新亮相的路虎街区,消费者惬意地享受着美食和美景,给人一种不出城市的强烈度假感。
在成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拘泥于传统商圈,而是选择在悠闲轻松的环境下货比三家。许多曾经不起眼的百米街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这座城市公园的下延伸部分空由三个下沉式室外花园和一个公共艺术空室组成。这种充满自然风情的休闲消费场所,是周边上班族和社区居民的最爱。在此之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废弃的空房间。
以“创新”推动“更新”。双流区的这个空港花场,原来是机场的噪音污染区。当地政府将该地区居民迁走后,这里成为了一个俯视花海,仰视飞机的新消费场景。越野摩托车和活动房屋露营营地成为刺激消费的新增长点。
2023年以来,四川提出了“活动+场景+政策”的组合拳,用更多新的消费场景不断延伸消费链条。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2389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2023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
从“流量”到“储备”,四川升级全球消费。
在三星堆吃火锅、看大熊猫、打卡,是很多游客去四川旅游的经典“三件套”。然而,“经典”项目往往也有自己的痛处。比如三星堆所在的德阳,游客往往只在这里停留三五个小时;在以大熊猫闻名的雅安,似乎只有大熊猫才能留住游客。怎样才能留住游客,让游客有更丰富的消费体验?
在距离成都60多公里的德阳市,开业半年多的沉浸式小剧场里挤满了游客。这种集戏剧、表演艺术、音乐、歌舞于一体的表演,成为游客游览三星堆的新目的地。
小剧场里,三部主题剧穿越了3000年,身临其境的表演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
现在,三星堆直通车在当地开通后,游客可以实现三星堆博物馆与明星剧场的“无缝对接”。
景点串珠成链。目前,四川已全面启动普通公路旅游改造计划。根据公路沿线景点分布、自然风光、人文特色,因地制宜建设配套设施,引入公路沿线观光体验等旅游消费场景。随着以成都为中心的一两小时都市圈建设的加快,更加丰富的消费场景也使得消费时间和空不断扩大。
在距离成都1.5小时车程的雅安,一个全新的一体化消费场景正在这里搭建。名山区红星镇骑龙村郁郁葱葱的茶山里,有10多家茶园民宿,为消费者提供特色餐饮和不同的采茶、制茶体验。
消费活力显著增强,县域潜力不断释放。
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一季度,我国消费市场活力明显增强,消费总体保持良好态势。2024年,国家将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服务消费创新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出台更多措施,进一步释放更多消费活力。
2024年第一季度,上海集中开展“Launch Shanghai”新品发布季。三个月时间,共新开各类门店450家,同比增长55%。全球首家限时店、线下空首发、品牌亮相等越来越多的新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上海主要商圈聚集。
依托“文化旅游+商业”,南京持续打造特色消费场景。在秦淮商圈,红山动物园的网络名人动物被画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形成串联不同消费聚集区的路线。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主要商圈人流热度指数较2023年同期增长9.9%,其中,3月份增长17.7%。
县域消费是一季度消费增长的又一亮点。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中午时分,街头巷尾的咖啡馆迎来了高峰期,即便是平日,也是客流如织。
结合城市特色和旅游资源,打造集吃、住、玩、购、娱于一体的商业步行街。当地政府也将数字影院作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配套设施之一。走进电影院看最新大片,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娱乐的首选。
2024年一季度,包括城镇和农村在内的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0.1%,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县域消费市场正在释放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