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描绘繁荣发展新画卷
4月23日下午,* * *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构建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稳定。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党对新时期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了部署。五年来,西部地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绘就了和谐稳定繁荣的新画卷。
真实
把握住了民生底线,人民的幸福更加坚实稳定。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非常舒适。舒服!”谈起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的变化,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的李巧珍难掩笑容。
更新的民主村。人民日报记者胡红摄
2021年11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区,正式启动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改造后,曾经“七拱八翘”的破旧路面换成了平整的路面,不仅有了街心花园,楼旁的绿植也更多了;社区食堂的菜质优价廉,缝衣服、修电器、修鞋、换锁只要下楼就能搞定...
目前,重庆已启动226个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不断挖掘城市存量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居民居住需求。
我们应该有个住的地方,老有所养。
青海省西宁市西川南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以来,家住附近的李玟阿姨一有闲暇就在服务中心度过。“在家养老,大家都熟悉了,也可以聊聊。满意!”
“瓜真(谢谢)!”78岁的郑达住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黄河保护医院,他仍然很坚强。他笑着说,“我住在这里不仅舒服,还有专业的护士和医生护士,让我很安心。”
青海省连续10年将为老服务纳入“十件民生实事”工程,全力让老年人生活更有保障。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必须的。
“以前小病要背,去市里医院之前什么活都干不了。现在看病,家里有好医生,好设备,又近又方便。”不用急着看病,省去了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遂宁镇元龙村村民田。
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目前宁夏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配备了覆盖66种疾病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达到100%,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家就医。
邢
【/h/]产业升级增效,西部开发更丰富更美好。
就近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关键。
在广西龙州县柯家村隘口屯的黑木耳种植基地,村民刘拿着菌棒,用手从上到下轻轻一切,然后“顺利”地将黑木耳放进桶里,又脆又整齐。“采木耳,一个人一天能有两三百块钱!”得益于龙州实施的“蘑菇产业护边”行动,刘在家乡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蘑菇产业守边”行动,正是广西因地制宜发展边境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兴边富民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广西有“护边菇业”,甘肃有“十户联产”。
“十户联产”是甘肃省碌曲创新实施的以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新模式。本着牧民自愿的原则,引导十户左右的牧民组成产业联合体,抱团发展。“自从‘十户联产’后,我有了稳定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体验着集团发展的红利,老二都合作社社员蒲华草对未来充满期待:“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h/]2021年12月,甘肃省兰州市康源现代设施农业生态示范园,一名工人在照料水培蔬菜。人民日报记者王文佳摄
甘肃有牦牛,但不只有牦牛。通过现代寒地旱作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甘肃“牛羊肉、蔬菜、水果、马铃薯、药材”六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全省栽培中药材和高原渡边夏菜面积产量全国第一,马铃薯和苹果产量全国第三。
四川也把目光投向了农业的优势特色产业。走进开江县兰草沟村的茶园,几十名采茶工在茶垄间,熟练地将枝叶采摘到筐里。每到采茶期,兰草沟村村民李都会来到这里,和附近的村民一起劳作。在他看来,一片茶叶,成了他自身繁荣复兴的“金叶”。
近年来,四川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使之成为生猪、茶叶、粮油等“川字号”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强龙头、补链条、促业态、建品牌,不断提升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有奶牛,有蘑菇,有茶叶,有土豆。然而你要知道,看似粗犷的西部也有“潮”的一面。
周末出去,在村里喝杯卡布奇诺,在草木间说说笑笑。这一幕发生在陕西Xi安。“从一大早就开始忙,一个月能拿4000多,在家门口上班。”鄠邑区鲤鱼口村村民宋乃红对自己的新工作相当满意。几年前他在外面打工,现在回村当咖啡师。“咖啡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秦岭沿线人文生态旅游的热潮。”鲤鱼口村党支部书记王立军说。
“要着力建设一批产业强、农民富、环境美、农村稳的示范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缩小发展差距。”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岭说。
内蒙古与陕西接壤,北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贸易交流在这里,文化交融在这里,跨境旅游成为内蒙古的一张名片。2024年以来,内蒙古跨境旅游格外火热。“旅游旺季快到了,最近网上咨询跨境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内蒙古满洲里某旅行社副总经理林说。
内蒙古将借助区位优势,重点打造中俄蒙跨境旅游产品,通过跨境自驾游线路和聚会活动,提升跨境旅游的吸引力,丰富内蒙古旅游业态。
在一起
各民族的“石榴籽”抱得更紧更密。
《龙龙麒麟》《鼓迎吉祥》《康宝表达爱意》《竹鼓使春》...3月3日,贵州省望谟县24名少数民族同胞组成游行队伍,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表演,庆祝民族传统节日,共享民族文化“盛宴”。
望谟县各族同胞欢庆“三月三”是贵州以民族文化为纽带,促进各族人民交流交往的一个缩影。
航拍贵州省台江县姐妹节万人盛装巡回表演队。人民网杨澜摄
贵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充分利用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传统民俗展示和民族团结,使贵州和贵州成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共建共享、共同奋斗的幸福家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是民族和谐的魂。在嵌入式社区的形成中,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欣赏,文化相亲,促进民意相似。
课间休息时,云南宝丰中心完全小学的学生踩着鼓点翩翩起舞。人民日报记者刘毅摄
一进云南大理云龙县宝丰中心的校门,就听到一阵铿锵有力的鼓声。操场上,学生们正在跳云龙县白族的集体舞“里格高”。学校借助“第二课堂”,让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感受到多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体育课上跳竹竿;音乐课唱民歌;手工课学习蜡染、扎染、刺绣...传统民族文化进课堂,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近年来,云南省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班,推动实施“各民族青年交流计划”,让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在师生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彼此亲近。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顿社区的玫瑰庄园,一场“邻里节百宴”活动正在举行。维吾尔族的拉条,哈萨克族的巴尔萨克,俄罗斯的面包,汉族的饺子...多民族特色美食摆在长长的餐桌上,居住在社区的各族居民带着精心制作的特色美食欢聚一堂,品尝美食,欣赏歌舞,在家聊天,诉说心事。
长期以来,新疆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各族人民互帮互助、相互融合、共创美好生活的故事比比皆是。哈尔顿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巴哈尔·古力说:“每个人都越来越像一家人了。”。
“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就像融化雨水、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家住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洛康萨社区的索旺说。
西藏各族青年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年主题馆开馆仪式上表演节目。人民网李海霞摄
从关中平原到雪域高原,从天山南北到西南边陲,西部地区的面貌日新月异,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西方,未来可期!
(李发兴、傅浩、蔡、、、傅华洲、胡红、、、朱红、、李海霞、吴超、王力、邹星、王文佳、陈明菊、宽容、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