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向“新”力丨劣势变优势 探寻小城游出圈背后“流量密码”
中国有14亿多人口,有超级大的国内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一些新消费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释放新能量。今年以来,县域文化旅游消费表现尤为抢眼。根据旅游平台的数据,今年暑期排名前30的景点中,有近三分之二位于县域。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22个旅游度假区作为新一批国家旅游度假区,其中12个位于县域地区,占54.5%。宝县小城有什么法宝?
“小城镇慢行”激发县域消费新潜力
在黔西南州林峰的布依族景区,游客可以通过预约、骑马、坐轿子的方式体验一场布依族的特殊婚礼,周围是鸡和腊肉的欢送会,玩得不亦乐乎。
在微短剧影视片场,游客可以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光,自编自演布依族民俗,沉迷影视拍摄。这家短剧工作室的负责人张笑君告诉记者,开业仅一个月,生意就非常好。未来他们还会做基于民族文化和场景的研发和创作,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刘瑶:现在,游客的旅游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哪里有美景他就去哪里,所以现在应该说他会考虑去哪里体验更好。从旅游接待数据来看,我们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包括我们今年入境游客的增长。
劣势变优势。独特的地形释放“向上”的潜力。
不仅仅是黔西南,在贵州,很多美丽的风景都藏在山里。但之前,交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的增长。因此,贵州又被命名为“山地公园省”。目前,贵州正在不断突破瓶颈。随着桥梁越建越多,天险变成通途,同时贵州也做起了“桥旅一体化”的大文章。
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的坝陵河大桥,游客不仅可以进入大桥内部,还可以感受蹦极带来的快感。
桥上车流飞驰,桥中奇景探索。在桥下的坝陵河贵州大桥科技馆,很多游客来这里了解大桥的类型、结构和设计。
峡谷、天坑、高山草原、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贵州独特的风景。这里的另一道风景是各种各样的桥。
为了弥补交通的“短板”,群山之间建有或在建的桥梁近3万座,被称为“世界桥梁博物馆”。在串联起交通大动脉的同时,这里的桥梁和“新功能”也越来越多。
化劣势为优势,贵州正在加速释放独特地理资源所蕴含的潜力。兴义市万峰林景区作为黔西南第一个滑翔伞基地,成为国内众多爱好者打卡的目的地。
今年以来,贵州持续打造特色山地旅游,举办野钓大奖赛、国际攀岩精英赛等山地比赛,开设山地自行车、滑翔伞、拉车等近10种户外运动,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自驾越来越方便的同时,新的空中央走廊不断编织。遍布贵州各地的十几个支线机场陆续开通,串联起黄果树瀑布、荔波七小拱门等众多景点,让游客体验到“说走就走”的便捷。
旅行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三线以下城市“小机场”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1%。其中,贵州六盘水增长40%,兴义增长38%。
“小”村释放“大”消费潜力。
县域消费持续火爆,也点亮了嵌入县域的文化旅游大市场。稻城亚丁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香格里拉镇,是许多游客的理想目的地。雄伟的雪山与连绵不断的草原和湖海巧妙融合,森林随着季节的变化变换成五颜六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它“香格里拉之魂”的美誉。目前正是旅游旺季,一系列的档升级让消费者感觉新意满满。
记者来到稻城亚丁景区时,正巧遇到了正在忙着为游客牵马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亚丁村村民罗蓉·王昂。
罗蓉·王昂告诉记者,现在景区变化很大,游客数量现在也比较多。五年前这个时候有五六千人,现在这个时候有八九千人。
不远处,罗蓉·王昂居住的亚丁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村里的人告诉记者,他们刚刚拆除了旧房子,正在建造一个新的“藏式”民宿。
如今,亚丁这个小村庄,传统建筑正在恢复原貌,村庄的布局空也焕然一新。村中心的广场引入了亚丁画廊、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音乐酒吧等多种新业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家乡的巨大变化,让很多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老家工作。Genchalam现在在一家酒店经营一家手工艺精品店,她努力学习商品展示的新技能。
与根夏拉姆相似,在香巴拉文化博物馆担任讲解员的任庆拉姆也是不久前回国的大学生。今年上半年,这座海拔3900米的香巴拉文化博物馆进行了升级改造,不仅提供了氧气和暖气,还增加了文化创意体验区、咖啡馆和ar、VR智能打卡点,不仅丰富了消费业态,也让居住在亚丁村的游客有了更多选择。
目前,随着亚丁村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亚丁景区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升级改造。景区内设计安装了打卡点地标,罗蓉牛场周边步道建成并投入使用3.2公里,彻底实现了“人马分离”。同时推进皮罗遗址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巩固拓展国道227旅游景区道路,畅通亚丁、海子山周边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文化旅游空新布局。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尼玛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稻城县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22.7%。
其实,无论是四川的亚丁村,还是贵州的黔西南州,都经常被描述为黔山的偏远之地,似乎很难将它们与“大消费市场”联系起来。然而,从记者的观察来看,无论“民俗游”、“味蕾游”还是“桥游融合”,县域文化旅游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不仅是由于其自身的自然资源,也与当地紧跟文化旅游潮流的新思维密切相关。日益丰富的消费业态、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宝藏镇,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