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涌动 新“潮”澎湃 国潮经济释放消费新活力
去湖南长沙约一个古韵民族风,去河南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逛一逛,去福建泉州感受赞化之美...最近,“新中式”旅游成为“新的顶流”。
从光泽细腻的苏绣到现代审美的景德镇瓷器,从同仁堂的“熬夜”到乔家榨的“咖啡+汤圆”...在中国品牌博览会上,众多时尚的国货一起亮相,让大家大吃一惊。
【/h/]《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与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为20517.4亿元,同比增长9.44%。
国潮吹来,吹起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国内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成为中国消费增长的新引擎之一。
从老字号到新品牌,国内时尚产品不断“升级”
从故宫新中式下午茶,到啤酒厂商推出供消费者DIY的“国潮看罐”啤酒罐,老字号推陈出新,传统行业焕发青春。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满足大众的品质化和多元化消费需求,“老字号”继承旧技术,拥抱新趋势,创造了一批“开箱即用”的产品和服务。
新品牌紧跟国风,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新时尚。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到传统审美元素的现代化,国风已经成为很多美妆产品的“流量密码”。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让国潮大行其道,也吸引了更多新品牌融入国风元素。
多个新老品牌跨界合作,共同展现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的独特魅力。跨界联动推陈出新,“国潮+”产业链持续延伸,推动国潮经济多元化发展。
商务部部长王表示,高品质的国货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而“潮流产品”代表着时尚消费和品质消费的潮流。国货与“潮品”的跨界碰撞与交融,激发了居民生活消费的新热点。
从汉服热潮到“新中式”旅游热潮,国潮市场为消费增添新动力。
目前,以汉服为代表的“新中国风”服装在中国服装业掀起了一股“全民时尚热”。手扣羊毛衫、薄纱连衣裙...“新中国风”服装将中国美学与现代技术融合在一起,成为各个年龄段人们的“时尚单品”。
商业数据平台显示,中国汉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达到144.7亿元,预计2027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将达到241.8亿元。
此外,“新中式”旅游也成为消费热点。商旅平台发布的《2024年“五一”假日旅游消费报告》显示,热门博物馆、古镇景区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4倍。以古城镇打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博物馆展览、传统服饰等新型文化旅游体验为特征的“新中国人”旅游迎来热潮。
“在社交媒体的帮助下,小宝县和古镇古村落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掀起了追求‘新中式’文化旅游的新热潮。”北京外国语大学旅游科学学院院长、教授陆宁指出,“要不断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新中国风’趋势下的文化消费潜力。”
“潮”异军突起,挖掘“国潮”品牌的市场潜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培育智能家居、休闲旅游、体育赛事、国货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2月,商务部等部门公布了第三批中华老字号,382个品牌成功“晋升”为中华老字号。
全民潮在餐饮、美妆、时尚玩乐、文化旅游等行业的消费热情不断高涨,为中国经济增长传递出强劲的动力。象征东方之美的国货“潮品”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青睐。是时尚潮流的兴起,也是文化认同和自信的表达,有助于相关领域的产业化规模化,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2023年“新中国风”潮流生活数据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妆、服饰、美食、家居护理与“新中国风”的结合成为中国人热衷的生活方式。
“‘郭超’品牌的崛起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未来要抓住消费结构升级的新机遇,推广“郭超”的高端优质产品,挖掘“郭超”品牌的市场潜力,增强市场成长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宋子杰肖聪聪实习生王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