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看经济向好 夜经济“点亮”消费新“夜”态
央视网消息:今天(5月31日),《小数点》系列报道带你穿越黑夜,享受美食,逛夜市,赏美景,享“八小时之外”的休闲时光。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来看看浓浓的“烟火气”如何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h/]在江苏盱眙6000平米的龙虾市场,大大小小18家龙虾馆,一晚上龙虾的消耗量在5000多斤,节假日高峰期一天能达到10000多斤。晚上7点多,看过去,一整排龙虾店座无虚席。在这里,有人远道而来用小龙虾建群,有人怀念这个家乡的味道。
YOLO的老板王璐经营这家店已经10多年了。40桌客人来来往往,一旦生意忙起来,手里的锅就停不下来。
在一顿美餐打卡,满足了味蕾之后,心灵也需要一次按摩。上海某商场选择将沉浸式影院搬进购物中心,为消费者提供更新鲜、更互动的综合消费体验。目前商场七楼每周约有50场演出,带动商场餐饮消费增长20%-30%。
在沉浸式小剧场听《真爱故事》,在博物馆里穿梭历史文物,在户外音乐节感受节奏...除了这些,夜间消费还有很多选择。比如悠闲划船,在古镇做“画人”。
【/h/]橹影轻,银河梦。坐在游轮上,如果你在水乡的光影之间徘徊。从起点到终点,一趟1200m,将近20分钟。单程费用220元,每艘船可乘坐6人。游轮的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往返三次。这样的日子,像记者一样乘坐夜航的游客有近1000人。
【/h/]夜游之后,不去巷子里走一走,怎么能来到苏州古镇?也许你能与诗人戴望舒产生跨时空空的心灵共鸣。
90多年前,诗人戴望舒希望在雨巷遇到一个女孩。她有着和丁香一样的颜色和香味。这一刻,粉墙黛瓦的小巷已经变了模样。你可以在星光下穿过狭窄的巷子,感受巷子里的光影变化,也可以穿上汉服,留下一张独特的以墙为帘的古镇照片。
很多游客来苏州,除了夜场表演,就是看一看苏绣,带走一件别具江南韵味的苏绣精品或者手捧一杯原味茶,在一家藏在古建筑里的书店打卡。据统计,在这个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15个夜游项目,7个文化游空房间,6个特色夜间体验项目,295家餐厅,50多个咖啡茶空房间,235家文化娱乐酒店,近400家民宿,280家特色商店,日均客流量超过1000人。
夜场、夜场、夜游,“夜经济”不仅延长了消费时间,扩大了消费时间空,还创造了丰富的消费场景。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夜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共计102个。商务部发布的《城镇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购物中心每天18:00-22:00的消费占全天一半以上。中国夜间经济产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2.5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0.2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