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提“智”兴产业——多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见闻
【/h/]记者李李可
【/h/]今年以来,各地深耕优质生产力新领域,加快布局新赛道、挖掘新潜力。日前,记者走进企业一线,观摩多个领域,感受各地谋“新”“智”的新气象。
【/h/]在合肥科技大学的硅谷有一条著名的“量子大道”,聚集了国盾量子、郭毅量子、本全量子等一批领先的子科技企业。
【/h/]走进位于国盾量子公司的合肥量子人总控中心,记者看到,大屏上的密钥持有、密钥消耗等数据实时跳跃更新。8个核心网站点和159个接入网站点编织了一张覆盖合肥主城区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了信息安全服务,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到金融、能源、通信、民生等领域。
【/h/]“量子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国盾量子副总裁周磊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国内外拥有480多项专利授权。今年将在天地一体化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不断扩容的基础上,推动量子保密通信设备的技术迭代,开发创新应用产品,推动量子保密在更多领域的落地。
【/h/]当前,安徽正聚焦通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空信息等“7+N”新领域新赛道,系统推进科技创新。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属企业在R&D投资同比增长30%以上,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6%。
【/h/]在四川,新兴产业也在加速发展。近日,在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由四川向鹏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空中国快递员”正式上线。用户可以在无人送餐点通过扫描二维码订购咖啡、饮料和快餐,并收到无人机从天而降的美味食品。
【/h/]自获批全国首个开展低空空地区协同治理试点省份以来,四川凭借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成为低空地区发展的热土。“我们计划在世园会主会场建设6条航线和12个无人机配送站点。此外,园区还将利用无人机配送增加远程购物、紧急医疗等特殊应用场景。”四川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说。
【/h/]这是当地加快发展新动能的写照。今年以来,各地积极布局新赛道、新产业,一批新增长点加快形成。
【/h/]北京聚力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量子、生命科学、6G等新领域开辟新赛道;上海发布2024年“投资上海”政策大礼包,围绕三大主导产业设立千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江苏第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占到工业比重的50%...
【/h/]“地方政府应充分挖掘本地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或依托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加快培育和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这将加速新旧动能的不断转换,为创新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和能量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程楠说。
【/h/]在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同时,不少地方还将重点产业智能化升级作为重点,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h/]在恒温恒湿的工作环境下,清花、梳理、卷绕、打包、码垛等纺纱工序全部由高速自动化设备完成——这是福建新华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丽华制纺项目车间的工作场景。
【/h/]新华源科技集团总裁陈文说,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纺织大数据管理平台为企业装上了“智慧大脑”,实现生产过程全面数字化管控,智能纺纱车间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h/]目前,福建已建成40多个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4000多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福建的传统产业占比很高。我们因地制宜,聚焦传统优势产业,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新型质量生产力转化。”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张文阳说。
【/h/]此外,江西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升级行动,做强核心元器件、关键电子材料、终端制造等关键链条;陕西将在能源、化工、制造、农业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各地明确细化措施,加快推进“数实合一”。
【/h/]业内人士认为,从当地发展势头来看,中国发展新型优质生产力的前景广阔,但未来仍需在因地制宜方面进一步努力。
【/h/]程楠认为,要结合地方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重点和发展路径。同时,不能将新质量生产力直接等同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忽视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巨大潜力。“要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融合化、平台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在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深化网络协同创新、发挥应用牵引等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与新型优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氛围。”程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