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非合作)非洲青年“扎根”重庆15年:从语言不通到“嘿得行”

cafe1年前默认1039

  中新社重庆9月5日电 题:非洲青年“扎根”重庆15年:从语言不通到“嘿得行”

  作者 张旭

  张开双臂,非洲青年萨米(Sami)露出标志性的微笑,无需音乐和舞蹈,人们便会被这位中国国家4A级景区“台柱子”的热情所感染。

  萨米来自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已来渝工作15年,现为美心红酒小镇的一名舞蹈演员,还兼顾了部分管理工作。4日晚,萨米接受采访时,在普通话和重庆方言间切换自如,称已从当初的语言不通到现在的“嘿得行”(重庆方言,很厉害的意思)。

  9月4日,非洲青年萨米在重庆涪陵接受采访。张旭 摄

  “我的汉语,都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学的。”萨米说,2009年,他刚到中国的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如今这般普及,翻译软件也不多,好在他当时在重庆洋人街工作,工作性质决定,要跟很多人打交道,“情景式教学”很管用。用了三年左右时间,他不仅能用普通话日常交流,重庆方言也能听能说。

  “中国人很热情,见第一面就会跟你交谈;相处久了,会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友好。”萨米认为,这是自己能够坚持15年的重要原因,这里几乎每个人都对自己很好,他结识了新朋友,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了乐趣,很有安全感。

  2010年,在时任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海勒·基罗斯·格瑟瑟的见证下,重庆洋人街富有非洲风情的建筑群“非洲村”成立,由萨米和其他非洲友人负责管理和经营,可以为到访客人提供非洲咖啡、歌舞表演等服务。

  重庆的饮食习惯与埃塞俄比亚不同,曾对初来乍到的萨米造成一些困扰。不过,萨米已渐渐习惯并爱上麻辣鲜香的重庆美食。如今,他不仅有吃火锅、小面的“重庆胃”,还能自己制作小面、干锅、炒饭等。探亲时,他还专门购置食材,给家人制作重庆美食。

  重庆夏天特别热,萨米还因为“被热哭”,成为当时的热搜事件主角,受到多方关注。不过,这并未减弱萨米对重庆的喜爱之情,在他眼中,重庆城市不仅漂亮,也非常宜居。

  两年前,萨米在一次意外中受伤,在病床上躺了近20天。中国同事忙前忙后,不仅为行动不便的他擦拭身体,还为他特制了美味又健康的食物,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十分感动。如此种种,萨米有感而发,总是认真地说“我爱中国”。

  在重庆工作、生活15年,萨米早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未来,他希望和其他非洲友人一起,继续在此表演非洲歌舞、介绍非洲文化和特产,向民众展示原汁原味的非洲风情,并通过他们的工作,增进相互了解,让非中友谊更深厚。

相关文章

拉美青年田间地头感受“乡土中国”

洪都拉斯青年外交官菲约纳认为,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真实发展状况,必须走进当地的“田野”。2023年,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交后,菲约纳来到洪都拉斯驻华大使馆工作。在他的概念里,农村通常与“便利”、“发达”...

修旧如旧、化绿成金 这些五一“新惊喜”你打卡了吗?

修旧如旧、化绿成金 这些五一“新惊喜”你打卡了吗?

五一假期,很多由旧街区改造而成的新消费场景非常火爆。如何让网络名人“长红”?这些新的消费场景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修旧如旧》重建老区烟花记忆。这两天,始建于1933年的上海鸿寿坊迎来了改造开放后的第一...

行走济南老街区,文化看得见摸得着

■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本。为深入贯彻* * *文化思想,促进文化传承发展,本报从即日起推出“文化中国·行走齐鲁”全媒...

携手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拉美虽然相距遥远,但共同的梦想和共同的追求,将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   2014年,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巴西举行,***主席同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决定建立...

“黑科技”+“硬实力” 第二艘国产大邮轮“科技范儿”十足

“黑科技”+“硬实力” 第二艘国产大邮轮“科技范儿”十足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中国船舶集团获悉,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1月15日完成全船主船体贯通,标志着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进入快速建造阶段。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命名“爱达·花城”号,计划2026年交付。  ...

暖阳之下万物生——云南“春日经济”走笔

暖阳之下万物生——云南“春日经济”走笔

  新华社昆明3月28日电 题:暖阳之下万物生——云南“春日经济”走笔   新华社记者吉哲鹏、陆君钰、熊轩昂   农户应季耕作,游人赏花踏青,还把春日的浪漫端上餐桌,溶洞咖啡、山野栖居等多种“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