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话消博丨发展中国家参展商积极参与消博会 期待与中国大市场同频共振、互利双赢
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已经落下帷幕。除了知名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把进博会作为进入中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重要渠道。进博会作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市场增长红利、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本届博览会,尼泊尔参展商shankar第二次参展。根据去年的经验,他今年特意选择了多种不同厚度的围巾来适应不同的气候,希望达成比去年更多的合作意向:
“这对生产这些羊绒围巾的尼泊尔工匠来说非常重要。世博会将让我们向中国市场销售我们的产品,这将非常有助于增加他们的收入和提升他们的相关技能。通过参加博览会,我们还将中国的新设计理念带回了尼泊尔,让他们生产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款式。”
尚塔尔正在展示羊绒围巾。
叙利亚参展商Shakari携精油、肥皂、玻璃制品等特色产品参展。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消费博览会,但他的产品是去年通过中国合作伙伴在消费博览会上展示的。他说,中国市场为叙利亚工厂和工匠提供了新的机会。
“在展会上,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商品同台竞技,这也促使我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博览会也是我们认识新合作伙伴和新代理商的重要机会。”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参展商伊姆兰·拉赫(imran Lah)带着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手绣外套和手绣枕套来到博览会。他说,由于销路不畅,乌兹别克斯坦很多手工艺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从事这一行业,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当地手工艺面临失传的困境。他希望通过博览会在中国打开国际市场,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我父母和爷爷都是手艺人,都有钩绣的手艺,但他们不希望我从事这个行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参加这样的展览,让长辈们看到年轻人是有前途的,可以继承这些手工艺,可以靠这些技艺生存下去。”
观众在imran Lach的展台挑选手工艺品。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正是因为看好中国市场,哥伦比亚参展商乔治·莫拉雷斯(George Molares)将一款由咖啡生产的副产品——咖啡果胶制成的饮料带到了博览会上。他说,他希望这种创新产品能从中国走向世界。
“我们目前正在全世界推广这种新产品。由于我们已经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在其他产品线合作了近十年,我们非常清楚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我们相信,如果一种产品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我们也一定会在其他市场获得成功。对我们来说,中国是目前最重要的市场,我们正在这个市场上竭尽全力。”
哥伦比亚参展商乔治·莫拉雷斯
记者朱婉玲卢琳彭舸王小语关李信缘郑山